第416章 香港航空
环球航运的大赚特赚,香港商界自然清楚,难免引起很多人的眼红。大家也明白,经此一役,陈氏家族已经站在世界的高度,小小的香港只是根基而已。
汇丰银行也非常眼红,这一天,汇丰银行大班摩士爵士,带着项目部经理桑达士,来到德辅道中的环球集团中心。
陈光良、陈光聪兄弟,在办公室里接待了两人。
汇丰银行和平安银行在香港有竞争的地方,但毕竟没有摆在明面上的各种手段。
例如,汇丰银行见平安银行大力扶持香港工厂主,随即在桑达士牵头下,汇丰银行也放下身段,大力扶持香港的工厂主。
“两位陈先生,听说环球航运在世界航运界大展拳脚,我们汇丰银行也想做这个生意,特来请教!”
陈光良哑然一笑,并说道:“据我所知,汇丰银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同行及其职员称之为‘黑书’,内容是:请不要投资于船运业、航空业和电影业。而这条‘规矩’不但汇丰有,其他银行也有,究其原因,恐怕就是风险太大了。”
随即,桑达士说道:“陈先生,你的成功说明,航运不再是银行的‘黑书’。更何况,我们也希望和环球航运合作。”
眼红啊!
汇丰银行从各种渠道得知,陈光良旗下的环球航运,此次将获利5000万美金以上。
如果等陈光良继续发展下去,将来汇丰银行想插手这一行就难了!
所以他们便‘厚’着脸皮,来寻求合作。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我相信汇丰银行已经深思熟虑,而且在我看来,在香港做航运确实优势多多,象英国、美国、日本这些国家,在国际上会有不少敌人,搞航运有太多敌人的话就会受到限制。香港是个自/由/港,任何国籍的轮船都可以进来,同样,我们也可以拥有任何国籍的轮船,挂任何国家的国旗,只要是对我们有利”
摩士和桑达士恍然大悟,他们也只是觉得航运可以做,但没想到这里面还有如此多的名堂。
他们突然有些欣喜,陈光良如此讲,是不是说明——这个合作可以做?
桑达士当即说道:“不知道陈先生愿不愿意和我们汇丰银行合组一家航运公司?”
“当然。海洋很大,世界经济在一直增长,所以他注定需要更多的船只。”陈光良爽快的说道。
没有太多的矫情,两家很快商定合作方式,双方各出一半的资金,组建一家航运企业。
但接下来陈光良的一席话,让摩士和桑达士惊讶起来。
“两位,我们合作的这家企业,其实不仅可以投资航运,还可以投资航空业。据我所知,英国海外航空公司经营‘香港航空公司’并不理想,我们作为两家本地的财团,不妨可以买下他们手中的股分,长期经营这个事业!”
真当他是想和汇丰银行一起做航运呢?
至少,肯定不是不会那么主动;而且,陈光良也明白一件事,汇丰银行可能接下来要给香港的航运公司贷款,扩大对这个行业的投资。
基于此,没有目的的话,他不太想合作。
桑达士一听,马上说道:“香港航空,这可不是一个好的投资吧?”
香港航空(简称为“港航”)原为一家在1940年代成立,以香港为基地的航空公司,是香港第二家提供民航服务的航空公司。
投资方背景:香港航空的主要股东是英国海外航空(british overseas airways corporation,boac是英国航空的前身)和怡和洋行,经营期间两家公司的股权比例曾大幅度变动,因此两家公司均曾主导港航的营运。
运营机型:道格拉斯dc-3和维克斯子爵式(vickers viscount)
开飞航线:1950年前,华夏实施天空开放政策,容许两地的其中两间航空公司飞行中港航线。因此,英国海外航空遂透过港航经营往返大陆的航线。
经营情况:四十年代末是港航的全盛时期。当时大批内地富裕难民为逃避战乱(内战)而来港,令港航经营的多条往返大陆的航线皆十分繁忙——当时单是来往粤省的航线,一天便有4班以上。但新国成立后跟香港断航,令港航失去多条主要航线。继后,由于韩战的理由,朝鲜半岛航线也因安全理由而断航(至韩战结束后恢复至韩国的航线),经营变得更见困难。后来,港航的航线更只剩下日本和台湾航线。随着经营恶化,英国海外航空将大部分股权让给怡和洋行。
1954年,英国海外航空再次入主港航,并购置两部全新的维克斯子爵式客机(vickers viscount),锐意革新。港航增开汉城、东京航线及重开马尼拉航线,但仍然未能摆脱亏损。
陈光良说道:“我们是本地财团,长期投资可见效应!”
随后,摩士说道:“陈爵士,你虽然是香港人,但港府规定,非英国籍不能经营香港的航空公司。”
陈光良笑道:“我的弟弟,早已经加入英国籍。”
思索一番后,摩士说道:“如果你能说服英国海外航空,我们汇丰可以考虑支持合资企业经营香港航空。但还有个前提,陈先生需要保证航运能够盈利,以此来补贴香港航空。”
“当然,我做航运很难亏钱的!”
想拿下香港航空,就不得不考虑政z因素。
在英国,陈光良有足够的人脉,连丘/吉尔都是他的座上宾,更何况英国政府也希望拉拢他这个世界船王。
但香港航空,还关系着港府方面的博益,陈光良更希望拉拢汇丰银行,一起来做这件事。
此时香港航空的大股东是英国海外航空,但怡和也有持股一部分。
陈光良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后期通过投资来稀释怡和的股权。
“大哥,我们真的要投资香港航空?”
“怎么,你觉得这是个亏本的买卖?”
陈光聪摇摇头,说道:“这倒是不觉得!只不过航空业不同航运业,就怕怡和反对,毕竟怡和与我们不对付!”
陈光良说道:“他们反对没有用!如今大家都知道航空业不赚钱,只要我们出的价格打动英国海外公司,再在伦敦和香港政府进行活动,问题便不大。航空业的前景远大,特别是将来内地一旦开放,那将是个庞大的市场,这是一个很长远的事件,其他人未必知道。另外,我不想让太古洋行一统香港的航空,所以这一次我们势在必得。为了让汇丰死心塌地,我们拿出现成的船只及合约,注入新的合资公司。”
“好,我马上准备!”
陈光聪不再多说什么,凡是大哥决定的事情,他除了一开始会讨论一下,后面他就是坚决的去执行。
很快,陈光良在伦敦活动的非常成功,他成功让政府的一些官员支持陈光聪和汇丰银行的合资航运公司,买下英国海外航空手中的香港航空股权。
当然为了让英国海外航空乐意出售股权,陈光良则将价格溢价30%的购入,让英国海外航空赚到一笔钱出局。
汇丰银行这边也得到‘好处’,双方的合资企业中,环球航运直接将两条现成的万吨新货船注入,带运输业务的那种。
这样一来,虽然合资企业溢价购入香港航空,但却没有受损。
一时间。
香港航空就要落入陈氏家族的手中。
但怡和洋行得知消息后,首先向英国海外航空发出抗议,约翰·凯瑟克宣称:虽然陈光聪是英国籍,但却是为了方便做生意加入的英国籍,而非真正的英国人。而香港的航空权,理应在英国人手中,这是安全保证。
但随即,英国海外航空给出的意见是:“陈光聪先生是英国籍,那就是英国人;且合资企业有汇丰银行,双方股权各一半,更符合相关的规定。但为了公平起见,怡和可以出更高的价格买下。”
此消息一出,怡和顿时焉了,他们不看好香港的航空业,自然不会再填这个窟窿;别说溢价30%,就是不溢价,他们也不愿意买下英国海外航空的股权。
怡和纯粹是和陈氏企业不对付,所以从中阻拦而已。
但约翰·凯瑟克见一计不成,连忙找来太古洋行的施约克商议。
施约克也得知消息,他当然希望国泰航空拿下香港航空公司,但更希望是低价买下股权。
“陈光良已经是英国册封的爵士,且其和伦敦的政治人物关系非比寻常,甚至连丘吉~尔爵士都是他游艇上的座上宾。且此次,他是让自己亲弟弟陈光聪和汇丰银行合组企业,显然是志在必得。”
约翰凯瑟克说道:“难道你就愿意看到,香港的天空,有华人的影子嘛?”
施约克说道:“内地的航线封闭,韩国的航线经营惨谈,台岛和菲律宾的航线也是亏损,而日本航线面临竞争压力大。如果是不溢价,我倒是还能考虑,如今对方愿意溢价30%,显然志在必得。我无能为力!”
香港航空的航线,是港岛以南;
国泰航空的航线,是港岛以北。
施约克认为,以南的航线都是亚洲国家和地区,而且内地不可能开通航线,基于此,这个蛋糕并不值得他全力以赴。
另外,国泰航空的经营也不算理想,如果消耗太大的资金收购香港航空,拿回让太古洋行陷入麻烦。
英国海外航空、怡和洋行轮流经营香港航空长达十年时间,并没有看到成功的希望。
“好吧!既然太古洋行没有兴趣,那我也只能不再阻拦了!”
施约克脑子一转,将注意打到怡和洋行的手上,他说道:“既然怡和洋行对经营航空不敢兴趣,不如将手中的香港航空30%股权卖给我们国泰洋行?”
原来,英国海外航空的股权也只占70%,怡和洋行持有另外的30%。
施约克认为,陈光聪和汇丰银行合资的企业,买下英国海外航空70%股权,那陈氏也就占35%而已;有朝一日,国泰航空联合汇丰银行,也未必就不能重新拿回香港航空的控制权。
约翰·凯瑟克脸色一僵,他还想着持有香港航空的30%股权,以后国泰航空接手时,怡和洋行损失打入国泰航空里。
所以现在卖出股权,无疑是彻底断绝投资香港的航空业。
“你们也溢价30%,我可以考虑!”
“你说笑了,我又不是陈光良这个败家子。”
“大哥,汇丰银行未必一直和我们一条心,我们真要把香港航空发展起来,股权并不保险!”陈光聪说道。
此次和汇丰银行的合资企业,大哥将50%股权放在他的名下,可谓非常的信任他。
陈光聪也从没有想过,要分家的话,他希望将来公司都是由陈文铭来接班,自己儿子陈文博辅佐便行。
而且此次和汇丰银行合作的50%股权,实际上也是大哥85%,自己15%,这是兄弟间的默契。
陈光良笑道:“不急,一步步的来,至少我们现在还是合作的。香港航空这边,你抓紧时间熟悉工作。另外,你要关注波音公司的喷气式飞机的发展,特别是波音707,这个将是香港航空接下来采购的新飞机。”
“喷气式飞机?难道这个技术领域,美国人领先英国人,能真正得到普及?”
英国人是喷气式飞机的鼻祖,二战时就已经有喷气式的战斗机,1949年更是研发出‘彗星’喷气式客机,从此,人类航空史进入了喷气机时代。
但彗星飞机出了两次事故,彻底断送英国喷气式客机的未来,反而是波音公司后来居上,预计明年就能研发成功。
“美国更强大,自然也更值得信任。可以说,如果我们赌对了波音707,那么我们就可以在同一条航线上,竞争更有优势。”
“好的,我会关注这方面的。”
对于大哥的‘未卜先知’,陈光聪也是很有领教,更是深信不疑。
喷气式客机,这一刻也成为香港航空接下来的发展‘法宝’,当然,美国尚且没有波音707研发成功和运营,但就是这一两年。(本章完)
汇丰银行也非常眼红,这一天,汇丰银行大班摩士爵士,带着项目部经理桑达士,来到德辅道中的环球集团中心。
陈光良、陈光聪兄弟,在办公室里接待了两人。
汇丰银行和平安银行在香港有竞争的地方,但毕竟没有摆在明面上的各种手段。
例如,汇丰银行见平安银行大力扶持香港工厂主,随即在桑达士牵头下,汇丰银行也放下身段,大力扶持香港的工厂主。
“两位陈先生,听说环球航运在世界航运界大展拳脚,我们汇丰银行也想做这个生意,特来请教!”
陈光良哑然一笑,并说道:“据我所知,汇丰银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同行及其职员称之为‘黑书’,内容是:请不要投资于船运业、航空业和电影业。而这条‘规矩’不但汇丰有,其他银行也有,究其原因,恐怕就是风险太大了。”
随即,桑达士说道:“陈先生,你的成功说明,航运不再是银行的‘黑书’。更何况,我们也希望和环球航运合作。”
眼红啊!
汇丰银行从各种渠道得知,陈光良旗下的环球航运,此次将获利5000万美金以上。
如果等陈光良继续发展下去,将来汇丰银行想插手这一行就难了!
所以他们便‘厚’着脸皮,来寻求合作。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我相信汇丰银行已经深思熟虑,而且在我看来,在香港做航运确实优势多多,象英国、美国、日本这些国家,在国际上会有不少敌人,搞航运有太多敌人的话就会受到限制。香港是个自/由/港,任何国籍的轮船都可以进来,同样,我们也可以拥有任何国籍的轮船,挂任何国家的国旗,只要是对我们有利”
摩士和桑达士恍然大悟,他们也只是觉得航运可以做,但没想到这里面还有如此多的名堂。
他们突然有些欣喜,陈光良如此讲,是不是说明——这个合作可以做?
桑达士当即说道:“不知道陈先生愿不愿意和我们汇丰银行合组一家航运公司?”
“当然。海洋很大,世界经济在一直增长,所以他注定需要更多的船只。”陈光良爽快的说道。
没有太多的矫情,两家很快商定合作方式,双方各出一半的资金,组建一家航运企业。
但接下来陈光良的一席话,让摩士和桑达士惊讶起来。
“两位,我们合作的这家企业,其实不仅可以投资航运,还可以投资航空业。据我所知,英国海外航空公司经营‘香港航空公司’并不理想,我们作为两家本地的财团,不妨可以买下他们手中的股分,长期经营这个事业!”
真当他是想和汇丰银行一起做航运呢?
至少,肯定不是不会那么主动;而且,陈光良也明白一件事,汇丰银行可能接下来要给香港的航运公司贷款,扩大对这个行业的投资。
基于此,没有目的的话,他不太想合作。
桑达士一听,马上说道:“香港航空,这可不是一个好的投资吧?”
香港航空(简称为“港航”)原为一家在1940年代成立,以香港为基地的航空公司,是香港第二家提供民航服务的航空公司。
投资方背景:香港航空的主要股东是英国海外航空(british overseas airways corporation,boac是英国航空的前身)和怡和洋行,经营期间两家公司的股权比例曾大幅度变动,因此两家公司均曾主导港航的营运。
运营机型:道格拉斯dc-3和维克斯子爵式(vickers viscount)
开飞航线:1950年前,华夏实施天空开放政策,容许两地的其中两间航空公司飞行中港航线。因此,英国海外航空遂透过港航经营往返大陆的航线。
经营情况:四十年代末是港航的全盛时期。当时大批内地富裕难民为逃避战乱(内战)而来港,令港航经营的多条往返大陆的航线皆十分繁忙——当时单是来往粤省的航线,一天便有4班以上。但新国成立后跟香港断航,令港航失去多条主要航线。继后,由于韩战的理由,朝鲜半岛航线也因安全理由而断航(至韩战结束后恢复至韩国的航线),经营变得更见困难。后来,港航的航线更只剩下日本和台湾航线。随着经营恶化,英国海外航空将大部分股权让给怡和洋行。
1954年,英国海外航空再次入主港航,并购置两部全新的维克斯子爵式客机(vickers viscount),锐意革新。港航增开汉城、东京航线及重开马尼拉航线,但仍然未能摆脱亏损。
陈光良说道:“我们是本地财团,长期投资可见效应!”
随后,摩士说道:“陈爵士,你虽然是香港人,但港府规定,非英国籍不能经营香港的航空公司。”
陈光良笑道:“我的弟弟,早已经加入英国籍。”
思索一番后,摩士说道:“如果你能说服英国海外航空,我们汇丰可以考虑支持合资企业经营香港航空。但还有个前提,陈先生需要保证航运能够盈利,以此来补贴香港航空。”
“当然,我做航运很难亏钱的!”
想拿下香港航空,就不得不考虑政z因素。
在英国,陈光良有足够的人脉,连丘/吉尔都是他的座上宾,更何况英国政府也希望拉拢他这个世界船王。
但香港航空,还关系着港府方面的博益,陈光良更希望拉拢汇丰银行,一起来做这件事。
此时香港航空的大股东是英国海外航空,但怡和也有持股一部分。
陈光良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后期通过投资来稀释怡和的股权。
“大哥,我们真的要投资香港航空?”
“怎么,你觉得这是个亏本的买卖?”
陈光聪摇摇头,说道:“这倒是不觉得!只不过航空业不同航运业,就怕怡和反对,毕竟怡和与我们不对付!”
陈光良说道:“他们反对没有用!如今大家都知道航空业不赚钱,只要我们出的价格打动英国海外公司,再在伦敦和香港政府进行活动,问题便不大。航空业的前景远大,特别是将来内地一旦开放,那将是个庞大的市场,这是一个很长远的事件,其他人未必知道。另外,我不想让太古洋行一统香港的航空,所以这一次我们势在必得。为了让汇丰死心塌地,我们拿出现成的船只及合约,注入新的合资公司。”
“好,我马上准备!”
陈光聪不再多说什么,凡是大哥决定的事情,他除了一开始会讨论一下,后面他就是坚决的去执行。
很快,陈光良在伦敦活动的非常成功,他成功让政府的一些官员支持陈光聪和汇丰银行的合资航运公司,买下英国海外航空手中的香港航空股权。
当然为了让英国海外航空乐意出售股权,陈光良则将价格溢价30%的购入,让英国海外航空赚到一笔钱出局。
汇丰银行这边也得到‘好处’,双方的合资企业中,环球航运直接将两条现成的万吨新货船注入,带运输业务的那种。
这样一来,虽然合资企业溢价购入香港航空,但却没有受损。
一时间。
香港航空就要落入陈氏家族的手中。
但怡和洋行得知消息后,首先向英国海外航空发出抗议,约翰·凯瑟克宣称:虽然陈光聪是英国籍,但却是为了方便做生意加入的英国籍,而非真正的英国人。而香港的航空权,理应在英国人手中,这是安全保证。
但随即,英国海外航空给出的意见是:“陈光聪先生是英国籍,那就是英国人;且合资企业有汇丰银行,双方股权各一半,更符合相关的规定。但为了公平起见,怡和可以出更高的价格买下。”
此消息一出,怡和顿时焉了,他们不看好香港的航空业,自然不会再填这个窟窿;别说溢价30%,就是不溢价,他们也不愿意买下英国海外航空的股权。
怡和纯粹是和陈氏企业不对付,所以从中阻拦而已。
但约翰·凯瑟克见一计不成,连忙找来太古洋行的施约克商议。
施约克也得知消息,他当然希望国泰航空拿下香港航空公司,但更希望是低价买下股权。
“陈光良已经是英国册封的爵士,且其和伦敦的政治人物关系非比寻常,甚至连丘吉~尔爵士都是他游艇上的座上宾。且此次,他是让自己亲弟弟陈光聪和汇丰银行合组企业,显然是志在必得。”
约翰凯瑟克说道:“难道你就愿意看到,香港的天空,有华人的影子嘛?”
施约克说道:“内地的航线封闭,韩国的航线经营惨谈,台岛和菲律宾的航线也是亏损,而日本航线面临竞争压力大。如果是不溢价,我倒是还能考虑,如今对方愿意溢价30%,显然志在必得。我无能为力!”
香港航空的航线,是港岛以南;
国泰航空的航线,是港岛以北。
施约克认为,以南的航线都是亚洲国家和地区,而且内地不可能开通航线,基于此,这个蛋糕并不值得他全力以赴。
另外,国泰航空的经营也不算理想,如果消耗太大的资金收购香港航空,拿回让太古洋行陷入麻烦。
英国海外航空、怡和洋行轮流经营香港航空长达十年时间,并没有看到成功的希望。
“好吧!既然太古洋行没有兴趣,那我也只能不再阻拦了!”
施约克脑子一转,将注意打到怡和洋行的手上,他说道:“既然怡和洋行对经营航空不敢兴趣,不如将手中的香港航空30%股权卖给我们国泰洋行?”
原来,英国海外航空的股权也只占70%,怡和洋行持有另外的30%。
施约克认为,陈光聪和汇丰银行合资的企业,买下英国海外航空70%股权,那陈氏也就占35%而已;有朝一日,国泰航空联合汇丰银行,也未必就不能重新拿回香港航空的控制权。
约翰·凯瑟克脸色一僵,他还想着持有香港航空的30%股权,以后国泰航空接手时,怡和洋行损失打入国泰航空里。
所以现在卖出股权,无疑是彻底断绝投资香港的航空业。
“你们也溢价30%,我可以考虑!”
“你说笑了,我又不是陈光良这个败家子。”
“大哥,汇丰银行未必一直和我们一条心,我们真要把香港航空发展起来,股权并不保险!”陈光聪说道。
此次和汇丰银行的合资企业,大哥将50%股权放在他的名下,可谓非常的信任他。
陈光聪也从没有想过,要分家的话,他希望将来公司都是由陈文铭来接班,自己儿子陈文博辅佐便行。
而且此次和汇丰银行合作的50%股权,实际上也是大哥85%,自己15%,这是兄弟间的默契。
陈光良笑道:“不急,一步步的来,至少我们现在还是合作的。香港航空这边,你抓紧时间熟悉工作。另外,你要关注波音公司的喷气式飞机的发展,特别是波音707,这个将是香港航空接下来采购的新飞机。”
“喷气式飞机?难道这个技术领域,美国人领先英国人,能真正得到普及?”
英国人是喷气式飞机的鼻祖,二战时就已经有喷气式的战斗机,1949年更是研发出‘彗星’喷气式客机,从此,人类航空史进入了喷气机时代。
但彗星飞机出了两次事故,彻底断送英国喷气式客机的未来,反而是波音公司后来居上,预计明年就能研发成功。
“美国更强大,自然也更值得信任。可以说,如果我们赌对了波音707,那么我们就可以在同一条航线上,竞争更有优势。”
“好的,我会关注这方面的。”
对于大哥的‘未卜先知’,陈光聪也是很有领教,更是深信不疑。
喷气式客机,这一刻也成为香港航空接下来的发展‘法宝’,当然,美国尚且没有波音707研发成功和运营,但就是这一两年。(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