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1957年

    新的一年来临(1957)。
    在去年12月,陈氏三房陆续搬进深水湾79、80、77号别墅居住,算是真正确定每一房的‘祖宅’,以后都不会搬迁,最多装修或重建时,临时在外居住。
    当然,这三幢别墅只会传给每一房的长子长孙。
    元旦节当天,大房和二房团聚在深水湾79号过节,至于奥黛丽赫本及两个孩子,要春节才会来港过年。
    毕竟此时的奥黛丽赫本,工作还挺忙的,拥有‘摩纳哥海水浴场’和‘奥黛丽玩具’两个事业,且两个孩子也要照顾。一年下来,来港可能有个三四次,每次居住十天半个月时间。而陈光良去欧洲,就会让她陪同。
    今年元旦,长子陈文杰在家过节,陈文锦依旧在忙事业,陈文铭还有半年毕业回港,陈文恺和陈乐怡去美国读大学已经半年时间.一时间,陈氏第二代已经纷纷成年或已经加入工作,可谓繁荣昌盛的现象。
    对于陈光良来说,他希望陈氏第二代、第三代很有能力的同时,又要按照自己的意见,去经营家族企业。
    很多家族,到了第二代、第三代,总归会出现各种问题。就好比前世的郑裕彤家族,其子郑家纯在八十年代后期接班,结果疯狂扩张,导致负债累累,让郑裕彤不得不重新出山;这还不算完,郑裕彤长孙郑志刚后来又接班,从2017年的地产高峰时,疯狂烧钱1700亿,结果将新世界发展搞得负债累累,郑家纯不得不安排女儿上台,第三代家族掌门人又得重新遴选。
    这就是一个现实的例子!
    所以陈光良希望自己家族的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是要在他的指导下接班家族企业,不能去在高峰时接盘,反而要做好‘高抛低吸’。他只是提供‘大纲’,至于‘细节’则可以交给他们去做。
    周期,这个太重要了!
    别墅里,陈文杰扶着奶奶杨慧走下楼,稳健的性格,让杨慧都心痛不已。
    “想起小时候,弟弟妹妹做错了,你也跟着受罚,我就感觉心痛呢!”
    “奶奶,那是我做大哥该做的表率,更何况我们家的‘罚’不是‘打’,重在‘教育’,而非‘权威’,我觉得没什么的!”
    “好好,乖大孙!对了,你和元贞的婚事,什么时候办呀,我还指望着抱重孙呢?”
    “就快啦!我和元贞也回港半年了,等再熟悉熟悉,也就可以考虑结婚生子,您就放心吧!”
    “这孩子,话说的漂亮。”
    可能换做是其他孩子,回答是:“你得问爸妈”。
    陈文杰也知道,他和元贞的婚事安排,也得是父母决定,但他却没有那么回答。
    不一会,杨慧就当着陈光良、严人美夫妇俩提这个事情。
    陈光良说道:“下半年在选日子吧,元贞在平安银行的工作刚走上正轨,这是个不错的人生经历。”
    杨慧嘀咕了一句:“这算什么经历,我还等着抱重孙呢!”
    对她来说,女人就是娶回来生孩子的。
    严人美马上挽着杨慧,耐心的说道:“妈,时代不一样了,而且我们的家庭也不一样,娶媳妇是要娶贤的,不是随便娶个回来,就生孩子的。”
    杨慧也适可而止的说道:“好好,娶贤,娶贤。我大儿不就是娶了你这个贤慧的妻子么,当然梅英也很好!”
    众人笑了起来,老太太还是‘识时务’的,从没有让一家之主难堪。
    元旦后的第一天,陈光良来到园道的平安银行大厦。
    他特意在大厦附近,打开了劳斯莱斯的车窗,看了几眼平安银行大厦。
    中式风格的‘月拱门’异常显眼,十五层的高度已经不是香港最高大厦,毕竟现在住宅都已经有17层~22层的了。
    不过随着皇后大道中的连卡佛大厦竣工,香港第一高大厦依旧是陈氏家族的。
    长实集团的会议室。
    召开了新年的第一次高层会议,长子陈文杰也列席出席,整个会议室的十几名高层呈现‘新老交替’的格局。
    而参加会议的高层,包括长江地产、香格里拉酒店、保利建筑、长江置业(商业)四大业务的高层。
    “长江地产的三个地盘,情况怎么样?”
    众人一听,纷纷将目光看向陈文杰,毕竟老板特地将这三个地盘(五幢楼)交给长公子。
    陈文杰马上坐直身体,汇报道:“这三个地盘在去年已经陆续动工,按照目前香港地产业的惯例,是随时可以进行‘售楼’的不过我们的计划是分别在本月中旬,三月、五月,分三批进行出售,按照目前香港的行情,这1060个住宅单元,能为公司回笼3500万的资金建筑方面”
    陈光良听完,没有说什么,随即进入下个话题。
    “长实集团发展到今天,不能只是做地产相关,不然当年我也不会让维他奶加入长实集团。所以,我准备利用连卡佛百货,以及环球贸易,进入超级市场。所谓超级市场,就是一个自助购物的大型市场给你们一个月时间,拿给我属于你们的调查报告和方案。”
    “好的”
    前世,香港超级市场的起源,也是连卡佛百货和牛奶公司的一个合组企业;后来牛奶公司被置地收购,置地又收购了一些其他品牌,组建了香港占有率很高的超级市场——惠康。
    这一世,陈光良自然不需要等将来去收购,准备率先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惠康超市。
    超级市场、购物中心,这一世都要由长实集团在首先发展,引领香港的商业。
    而购物中心,自然是拆卸目前的香港大酒店和连卡佛大厦,不过还得等连卡佛新大厦建筑好之后,再开始进行。
    预计六十年代初,香港将拥有第一个购物中心——长江广场(前世的置地广场位置),这又比前世的第一个购物中心的海运大厦早四五年。
    散会后,陈光良叫来一个老臣林鸿英。
    “鸿英,我记得你是信基督教的吧?”
    “嗯”
    陈光良随即说道:“弥敦道有个西班牙神父创建的小旅馆,我听说当初是为了接待被内地驱逐的神职人员,但如今这些神职人员又已经到世界各国赴任,神父旅馆便向公众开放。但据我所知,这种教会从事商业,是与传教相饽的,说不定他们会考虑出售。当然了,你先打听消息,亦或者从那里的教友着手,等待时机。”
    林鸿英一听,爽快的说道:“好,我先去打听一下再说,有机会一定替公司拿下。”
    陈光良笑道:“倒不是一定要拿下,总得价格合理才行。这些教会在香港拥有不少土地,我记得铜锣湾的一个教会地皮,也被霍英栋拿下。”
    “嗯,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捡漏当然最好,教会不会坐地起价的。
    香港的住宅地皮均价,已经被炒到150港币每平方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以一副地皮2万平方尺为例,地皮费就要300万;而建筑费大概需要150万,形成了地皮费:建筑费达到了2:1。
    而在1955年的建筑条例刚刚颁布时,地皮费和建筑费的比例为1:1。
    300万的地皮费,150万的建筑费,如果再加上税费和利息费,总成本可能达到500万;如果按照18万平方尺的建筑楼面计算,总价值约在700万以上,利润已经不算高。
    但就算如此,香港的各大置业公司,依旧在疯狂的扩张;因为在大家看来,一副地皮依旧可以通过售楼,赚200万的话,显然也是非常客观的。
    毕竟目前资产千万的置业公司,并没有几家!
    在过去的一年(1956),香港贸易走出低谷,贸易总额达到79.8亿港币,足足增长了15亿。工业产值更是增长迅速,达到46.8亿港币,人均gdp已经超过2030港币。
    而在1954年时,香港人均gdp才1450港币,增长速度可谓非常的快。
    有媒体就分析指出,在过去的一年(1956),香港塑胶的产值达到8000万以上,假发产值也达到5000万,玩具产值也暴增,这是香港激增的‘新三项工业品类’。
    香港的工业,可谓迎来爆发式的增长,而长江工业集团无疑是香港工业的‘巨无霸’。
    这个集团去年创造出2.5亿港币的产值,净利润也差不多有3000万港币。
    长江工业集团虽然从事的都是‘没有太大技术含量的工业’,但如果能为香港带来工作岗位和经济发展贡献,显然也是非常值得的。
    这一天。
    陈光良便来荃湾的新丰纺织园区,刚刚建好的一幢八层工业大厦,如今已经成为成衣和纺织车间。
    他来到其中的一层,只见这里在生产‘箱包’。
    “老板,这是我们用布艺、皮具、塑料分别生产出来的拉杆行李箱.”拉杆箱的负责人柯铭,向陈光良做了介绍。
    一旁是成衣业务的负责人林建云,他负责的业务包括成衣制造、成衣品牌、皮具箱包等。
    陈光良拿了一个皮具的拉杆箱,这一看就是价值最高,外观最好看,但很难打入普通市场。
    拉杆箱的制造并不算难,就是在箱包上增加‘伸缩杆’和‘轮子’,不过要想做好一个拉杆箱,又得拥有一定的研发能力,还要拥有生产优质产品的能力。
    “注册了专利没有?”
    “在英国和美国同时注册成功,并且,已经已经准备通过空姐、飞行员这样的推销模式,向世界推销我们的专利。”
    行李箱不可能从香港大批生产,然后卖给全世界。首先是昂贵的运费成本,毕竟太占空间;其次,是各国有不同的本地爱好,就像服装一样。
    所以,travelpro行李箱主要是靠收取专利费,另外再本地生产部分行李箱用于出口,但也必须是品牌行李箱,才能真正获利。
    “嗯,我相信飞行员和空姐会喜欢这样的产品。另外,travelpro行李箱要坚持做品牌的决心,所以我们要在技术上一直做研究,同时又要在质量上精益求精。”
    “是,老板”
    这个投资的规模不大,研发人员也不多,但陈光良觉得——这是改变人类生活的产品,理应重视。
    这个春节,二房长子陈文锦来到书房,他的心情有些激动,他知道自己真正的事业可以要来了。
    ‘奥黛丽玩具’开发的芭比娃娃,如今每月恶销量可以达到三万个,每个3美元的市场价格,但这毕竟属于小生意;而且‘奥黛丽玩具’的公司名,也意味着不是他陈文锦的事业,虽然他从一开始便加入其中。
    “你关于美国购物中心的资料,我已经看了,说明你这半年也是好好去调研和考察了的。在今天和正式沟通之前,我想问你几句话?”
    陈文锦连忙挺直腰杆,说道:“父亲请说!”
    此时,蒋梅英在一旁也有些期待起来,她财富超过5000万是不假,但都是物业和证券、现金流等,没有一个真正的事业在美国。
    如今长子已经长大,也得到他父亲的认可,这可是他们二房的事业真正的开端。
    “你想做地产嘛?”
    “想。我觉得做地产是一个长期的事业,因为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地产经济必然会成为各国的重要产业这个行业也有其稳定性.”
    陈光良又问道:“那想做证券嘛?”
    陈文锦说道:“在资金许可的情况下,我觉得价值投资是比较理想的投资手段.当然,证券有很大的风险,只能作为投资的补充,而不能作为投资的主力。除非,父亲让如何做证券投资!”
    还算聪明。
    随后,陈光良说道:“嗯,我打算让你在美国发展地产、证券行业,有经验和实力后,又可以投资其它产业。地产方面,不是收租这样的简单方式,而是投资以‘亚马逊’品牌的购物中心盒子带空调的购物中心,将成为美国接下来的主流购物中心发展,核心租户(全能型百货)以上又是美国已经出现的模式,你学习起来不难。但我们亚马逊品牌的购物中心,还需要有自己的东西,你想想购物中心的聚群效应!”
    陈文锦点点头,说道:“购物中心一般在郊区,正好五十年代美国在郊区化,拥有中央人行广场和地下货运通道等特点。”
    陈光良问道:“那你觉得,人气给你聚来了,难道购物中心就真的只能购物嘛?”
    陈文锦有些不解,他毕竟没有那么大的眼光。
    “父亲的意思是?”
    “购物中心对周边开发,有着带动效应,综合用途开发的物业——酒店,写字楼,这就是的综合体开发。这种模式,应该是首创!当然,酒店和写字楼是否该出现,取决于你这个购物中心的辐射人口和范围,以及这个购物中心的规模。接下来,你可以一边开发单纯的购物中心,一边好好想想商业综合体,一步步来,我会时刻关注你的。”
    陈文锦毕竟才23岁,作为父亲,自然要亲自在背后出言献策。
    “多谢父亲。回美国后,我马上组建亚马逊购物中心的团队。”
    “记得,要以本地人为主,我们不是要在华人社区发展,而是要在全美发展。哪怕是有美国本地富商作为合伙人,也是无妨。毕竟后续需要的资金,不单单是自筹,也要充分利用招股等方式。本地化很重要,你不要再想着你是华夏人,你就是美国人!”
    “我明白”
    从他去美国读高中起,他就尝试和白人交朋友,融入美国的社会。虽然遇到一些问题,但他的内心很坚强。
    要想在美国做生意,自然要本地化!
    “另外,证券投资不如做风险投资,你可以考察假日酒店这样的新式酒店连锁,还可以考察美国快餐企业肯德基和麦当劳,这些都是未来的不错前景。当然,证券投资也可以,可口、百事.我会让你母亲,给你1000万美金的资金,发展地产和证券,我希望你一步步走稳,和我保持沟通。”
    “嗯,我一定和父亲保持沟通,毕竟我知道你的远见,世上也找不出第二人,我要是不听你的意见,岂不是放弃您这个最大的靠山。”
    陈光良拍拍儿子的肩膀,说道:“听我的话,是不会错的。当然,我只指点江山,打江山还需要你自己。”
    “是,我一定不丢父亲的脸面!”(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