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丰收
安西府东十郡中,尚在摇摆不定的二郡,分別是轮台郡与龟兹郡。
此二郡皆位於安西府南,毗邻南部天屋高原。
两地境內多矿山,盛產铁器,却因土地贫瘠,粮食產量极低。
往年尚能凭藉铁器与邻郡交易粮草,勉强维持生计。
可如今战事频发,各地粮价飞涨,纵使倾尽府库,也难换得足够粮食。
寒冬將至,两郡郡守皆愁眉不展。
轮台郡,郡守府。
“砰!”
轮台郡守一掌拍在案上,震得茶盏倾倒,茶水泼洒一地。
“废物!整整三千副精铁甲冑,就换来这么点粮食?”
堂下几名吏员噤若寒蝉,额头抵地,不敢抬头。
郡守怒极反笑,指著他们骂道:“若只有百姓饿肚子也就罢了,可如今连轮台军都吃不饱!若敌军趁虚而入,你们拿什么守城?”
骂完,他深吸一口气,强压怒火,沉声道:“都起来,商议对策。”
一名主簿战战兢兢道:“大人,我郡现有轮台军两万、百姓八百二十一万,若要撑到明年开春,至少需七千万石粮食。可如今府库加上民间存粮,总计四千五百万石……”
话未说完,郡守已面色铁青。
“还差两千五百万石?”他冷笑一声,“你们算算,这意味著要饿死多少人?”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堂內一片死寂。
同一时刻,龟兹郡守府內,气氛同样凝重。
但与轮台郡不同,龟兹郡守很快有了“对策”。
他看向端坐於上首的龟兹將军,脸上堆满諂媚笑容。
“將军,若路面结冰前仍筹不够粮食……恐怕得劳烦將军与麾下將士了。”
此言一出,堂內眾官吏纷纷低头,不敢直视那位將军。
龟兹將军冷笑一声,隨手拿起案上一颗梨,咬了一口,汁水顺著嘴角流下。
他慢条斯理地咀嚼著,仿佛在品味某种美味,而非討论生死存亡之事。
“呵,我龟兹郡不养无用之人。”
他咽下果肉,淡淡道:“那些贱民吃了我这么多粮食,却不知感恩,留著何用?”
他早已踏入神通境二百余载,自认超凡脱俗,凡人在他眼中,不过螻蚁。
忽然,他目光一冷,盯向负责粮务的官员:“不过,今年为何收不上粮食?”
那官员浑身一颤,额头冷汗涔涔,支支吾吾说不出话。
將军眯起眼:“既然失职,那以后……你也不必吃饭了。”
话音未落,一道寒光闪过!
“噗嗤——”
那官员的头颅高高飞起,滚落厅中,鲜血溅了一地。
眾官吏死死低头,连呼吸都屏住,只听得將军的脚步声缓缓远去。
然而,就在他即將踏出门槛时,脚步忽然一顿。
“对了。”
他头也不回,冷声问道:“往年伊犁郡不是会送粮过来?今年为何断了?”
无人敢答。
龟兹將军语气骤寒:“你们……是聋了?”
郡守浑身一抖,连忙道:“將军!前年安西府主曾令您派兵支援,您……拒绝了。”
將军皱眉,似在回忆,隨即嗤笑一声:“是又如何?”
郡守硬著头皮解释:“因您未应召,伊犁便断了对我郡的粮食供给……”
“呵,好一个伊犁。”將军冷笑一声,大步离去。
直到脚步声彻底消失,眾官吏才敢抬头,面面相覷,眼中儘是恐惧。
与龟兹、轮台两地不同,今年的伊犁显得格外热闹。
安西府城,晌午。
五十里长的官道上,运粮车一辆接一辆,从远处的玄穰丘蜿蜒而来,在秋末的阳光下连成一条金色的长龙。
府城內外的孩童,围绕在粮道周围,將落在地上的麦穗捡起,然后放入自己兜里。
车轮碾过夯实的黄土,发出沉闷的声响。
车辙里偶尔蹦出几粒麦子,立刻被守在路边的孩童抢著捡起。
“阿达!看我捡的这根麦穗,比你的肥多了!”
一个扎著羊角辫的小丫头高高举起战利品,金黄的麦穗在她脏兮兮的小手里沉甸甸地垂著。
旁边虎头虎脑的男孩不服气,猫著腰在车辙间翻找:“等著!我肯定能找到更肥的!”
运粮的老把式民兵叼著旱菸,笑呵呵地甩了个响鞭:“喂!那几个娃子看著点路!”
鞭梢在空中炸开的白烟惊起几只麻雀,“待会车軲轆碾著脚指头,可別哭鼻子!”
孩子们嬉笑著散开,却又像觅食的麻雀般,转眼又聚到新出现的车辙旁。
他们的衣襟都鼓鼓囊囊的,那里装著今天最重要的收穫。
王府正殿
江昭明揉了揉太阳穴,无奈地看向坐立不安的范康。
“范府主,”年轻的安西王敲了敲案几,“能否別蛄蛹了?有点影响本王查看文书。”
范康抬起头,苍老的脸上皱出一个奇怪的笑容。
嘴角咧到耳根,眉头却拧成“川”字,活像棵风乾的胡杨树突然开了。
江昭明从未见过有人能笑得如此“丑”。
“臣......臣只是高兴。”
范康的声音有些发抖,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著案上的粮册。
“今年百姓能过个好冬了。”
说著说著,他的目光忽然涣散,仿佛穿过殿宇,回到了那个噩梦般的冬天。
“臣初到安西时,官道两旁全是冻硬的尸体,整整六百万尸首。”
他喉结滚动,一滴浑浊的泪砸在紫檀案几上。
“那时老臣跪在雪地里发过誓,要让平西府百姓过上好日子......”
话音戛然而止,老人突然伏案痛哭,佝僂的脊背像条死虾。
江昭明默然。
他看见老人官服袖口还沾著麦壳,应是亲自去粮仓查验时蹭上的。
“现在好了......”
范康突然抬头,泪眼里迸出惊人的亮光。
“玄甲军平了叛乱,缴了马匪,玄穰丘长出神粮,王上您又爱民如子……”
他猛地离席,以头抢地。
“老臣代安西百姓,谢王上再造之恩!”
江昭明缓缓起身,压抑住心中的万千思绪,將这位为安西府鞠躬尽瘁的老臣扶起。
他正色道:“府內叛军未平,我还需府主这等忠良相助,我们的斗爭才刚开始。”
范康浑身一颤,再抬头时已恢復成那个沉著府主。
“王上,是臣失態了。”
“无妨。”江昭明转身时,蟒纹玉带掠过一道寒光,“请府主为我擬詔。”
范康快速回到工作状態,提笔坐在案前看向江昭明。
“召龟兹、轮台二郡守及统兵將军,七日之內至府城请罪。”
江昭明负手望向殿外运粮的长龙,每个字都像在秤上称过。
“准时到的,本王补他们三千万石粮食,不来的——本王亲自带兵『慰问』。”
范康肃目,立刻起草召令,心中也在感慨他们这位新王,每日百卷文书,还真不是白看的。
龟兹、轮台二郡的命门,就这么被他拿捏住。
擬定完文书后,范康便离开大殿。
江昭明拿出龙纹玉佩,以气血灌入其中,龙榜榜单缓缓在空气中凝聚。
凭藉上月平定叛乱和剿匪之功,江昭明以37点鼎祚值,来到龙榜第146位。
仅此,对江昭明来说远远不够,因为这个月才刚开始没多久,他的鼎祚值又翻了几番。
【封地得奇观玄壤宝丘一座,得鼎祚值72点,次月计入龙榜】
【解决封地伊犁郡食物问题,得鼎祚值11点,次月计入龙榜】
而江昭明知道,这些鼎祚值远不是这个月的尽头,因为更大的一波要来了。
此二郡皆位於安西府南,毗邻南部天屋高原。
两地境內多矿山,盛產铁器,却因土地贫瘠,粮食產量极低。
往年尚能凭藉铁器与邻郡交易粮草,勉强维持生计。
可如今战事频发,各地粮价飞涨,纵使倾尽府库,也难换得足够粮食。
寒冬將至,两郡郡守皆愁眉不展。
轮台郡,郡守府。
“砰!”
轮台郡守一掌拍在案上,震得茶盏倾倒,茶水泼洒一地。
“废物!整整三千副精铁甲冑,就换来这么点粮食?”
堂下几名吏员噤若寒蝉,额头抵地,不敢抬头。
郡守怒极反笑,指著他们骂道:“若只有百姓饿肚子也就罢了,可如今连轮台军都吃不饱!若敌军趁虚而入,你们拿什么守城?”
骂完,他深吸一口气,强压怒火,沉声道:“都起来,商议对策。”
一名主簿战战兢兢道:“大人,我郡现有轮台军两万、百姓八百二十一万,若要撑到明年开春,至少需七千万石粮食。可如今府库加上民间存粮,总计四千五百万石……”
话未说完,郡守已面色铁青。
“还差两千五百万石?”他冷笑一声,“你们算算,这意味著要饿死多少人?”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堂內一片死寂。
同一时刻,龟兹郡守府內,气氛同样凝重。
但与轮台郡不同,龟兹郡守很快有了“对策”。
他看向端坐於上首的龟兹將军,脸上堆满諂媚笑容。
“將军,若路面结冰前仍筹不够粮食……恐怕得劳烦將军与麾下將士了。”
此言一出,堂內眾官吏纷纷低头,不敢直视那位將军。
龟兹將军冷笑一声,隨手拿起案上一颗梨,咬了一口,汁水顺著嘴角流下。
他慢条斯理地咀嚼著,仿佛在品味某种美味,而非討论生死存亡之事。
“呵,我龟兹郡不养无用之人。”
他咽下果肉,淡淡道:“那些贱民吃了我这么多粮食,却不知感恩,留著何用?”
他早已踏入神通境二百余载,自认超凡脱俗,凡人在他眼中,不过螻蚁。
忽然,他目光一冷,盯向负责粮务的官员:“不过,今年为何收不上粮食?”
那官员浑身一颤,额头冷汗涔涔,支支吾吾说不出话。
將军眯起眼:“既然失职,那以后……你也不必吃饭了。”
话音未落,一道寒光闪过!
“噗嗤——”
那官员的头颅高高飞起,滚落厅中,鲜血溅了一地。
眾官吏死死低头,连呼吸都屏住,只听得將军的脚步声缓缓远去。
然而,就在他即將踏出门槛时,脚步忽然一顿。
“对了。”
他头也不回,冷声问道:“往年伊犁郡不是会送粮过来?今年为何断了?”
无人敢答。
龟兹將军语气骤寒:“你们……是聋了?”
郡守浑身一抖,连忙道:“將军!前年安西府主曾令您派兵支援,您……拒绝了。”
將军皱眉,似在回忆,隨即嗤笑一声:“是又如何?”
郡守硬著头皮解释:“因您未应召,伊犁便断了对我郡的粮食供给……”
“呵,好一个伊犁。”將军冷笑一声,大步离去。
直到脚步声彻底消失,眾官吏才敢抬头,面面相覷,眼中儘是恐惧。
与龟兹、轮台两地不同,今年的伊犁显得格外热闹。
安西府城,晌午。
五十里长的官道上,运粮车一辆接一辆,从远处的玄穰丘蜿蜒而来,在秋末的阳光下连成一条金色的长龙。
府城內外的孩童,围绕在粮道周围,將落在地上的麦穗捡起,然后放入自己兜里。
车轮碾过夯实的黄土,发出沉闷的声响。
车辙里偶尔蹦出几粒麦子,立刻被守在路边的孩童抢著捡起。
“阿达!看我捡的这根麦穗,比你的肥多了!”
一个扎著羊角辫的小丫头高高举起战利品,金黄的麦穗在她脏兮兮的小手里沉甸甸地垂著。
旁边虎头虎脑的男孩不服气,猫著腰在车辙间翻找:“等著!我肯定能找到更肥的!”
运粮的老把式民兵叼著旱菸,笑呵呵地甩了个响鞭:“喂!那几个娃子看著点路!”
鞭梢在空中炸开的白烟惊起几只麻雀,“待会车軲轆碾著脚指头,可別哭鼻子!”
孩子们嬉笑著散开,却又像觅食的麻雀般,转眼又聚到新出现的车辙旁。
他们的衣襟都鼓鼓囊囊的,那里装著今天最重要的收穫。
王府正殿
江昭明揉了揉太阳穴,无奈地看向坐立不安的范康。
“范府主,”年轻的安西王敲了敲案几,“能否別蛄蛹了?有点影响本王查看文书。”
范康抬起头,苍老的脸上皱出一个奇怪的笑容。
嘴角咧到耳根,眉头却拧成“川”字,活像棵风乾的胡杨树突然开了。
江昭明从未见过有人能笑得如此“丑”。
“臣......臣只是高兴。”
范康的声音有些发抖,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著案上的粮册。
“今年百姓能过个好冬了。”
说著说著,他的目光忽然涣散,仿佛穿过殿宇,回到了那个噩梦般的冬天。
“臣初到安西时,官道两旁全是冻硬的尸体,整整六百万尸首。”
他喉结滚动,一滴浑浊的泪砸在紫檀案几上。
“那时老臣跪在雪地里发过誓,要让平西府百姓过上好日子......”
话音戛然而止,老人突然伏案痛哭,佝僂的脊背像条死虾。
江昭明默然。
他看见老人官服袖口还沾著麦壳,应是亲自去粮仓查验时蹭上的。
“现在好了......”
范康突然抬头,泪眼里迸出惊人的亮光。
“玄甲军平了叛乱,缴了马匪,玄穰丘长出神粮,王上您又爱民如子……”
他猛地离席,以头抢地。
“老臣代安西百姓,谢王上再造之恩!”
江昭明缓缓起身,压抑住心中的万千思绪,將这位为安西府鞠躬尽瘁的老臣扶起。
他正色道:“府內叛军未平,我还需府主这等忠良相助,我们的斗爭才刚开始。”
范康浑身一颤,再抬头时已恢復成那个沉著府主。
“王上,是臣失態了。”
“无妨。”江昭明转身时,蟒纹玉带掠过一道寒光,“请府主为我擬詔。”
范康快速回到工作状態,提笔坐在案前看向江昭明。
“召龟兹、轮台二郡守及统兵將军,七日之內至府城请罪。”
江昭明负手望向殿外运粮的长龙,每个字都像在秤上称过。
“准时到的,本王补他们三千万石粮食,不来的——本王亲自带兵『慰问』。”
范康肃目,立刻起草召令,心中也在感慨他们这位新王,每日百卷文书,还真不是白看的。
龟兹、轮台二郡的命门,就这么被他拿捏住。
擬定完文书后,范康便离开大殿。
江昭明拿出龙纹玉佩,以气血灌入其中,龙榜榜单缓缓在空气中凝聚。
凭藉上月平定叛乱和剿匪之功,江昭明以37点鼎祚值,来到龙榜第146位。
仅此,对江昭明来说远远不够,因为这个月才刚开始没多久,他的鼎祚值又翻了几番。
【封地得奇观玄壤宝丘一座,得鼎祚值72点,次月计入龙榜】
【解决封地伊犁郡食物问题,得鼎祚值11点,次月计入龙榜】
而江昭明知道,这些鼎祚值远不是这个月的尽头,因为更大的一波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