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分路出击(求订阅)

    第62章 分路出击(求订阅)
    苏軾回到坐衙,立即组织安排各科各房开会。
    即日开始,开封府进行专项整治行动,用一半的人力物力来全力运作“青苗贷害民”
    的大案要案。
    凡状必接,有案必立!
    不管涉及到谁的亲戚故旧,一律免谈情面,全都拘到开封府大牢。
    对於案情特別重大的,比如拿朝廷青苗贷搞九出十三归的,先打二十大板再收监。
    有逼迫別人典妻卖子的,想不挨打,先交一百贯的赎身费。
    衙门里运转离不开他的,那就交保释金,一人三百贯可以免於拘役,但要限制居住,
    隨传隨到。
    有给別人走后门的,一旦发现,立即开革。
    汴京城別的不多,认字识字儿想当官的,比无忧洞的乞丐都多。
    属官们大感不妙,看著苏軾那一百多个弟子,心里面慌的就像饿了三顿饭。
    图穷匕见啊!
    刚上任才几天,这是要玩移接木了,你看,后备力量早早都准备好了。
    开封府一千八百个衙役,七十多名官员,四百多属吏。
    也不知道这帮大爷看上了哪个位置,一个个都是准进士,家里面不是豪强就是书香门第,不会看上自己这个破板凳吧。
    “限时半日,內部自查自纠,凡能自首的,积极补救,求得被害方原谅的,我这可以做宽大处理!”
    底下一听,有人如丧考妣,有人幸灾乐祸。
    当时青苗法推进,户曹和吏曹差点打起来,油水是一点不想给別人粘。
    现在好了,罪过也都在你们自己身上,这时候也別想著其他四曹跟你们同舟共济,大家就没在一条船上过。
    “府尹大人...”
    会议刚宣布结束,一群人就围了上去..
    李长安进不了城,直接在南薰门外,最豪华的地方包下了一层酒楼。
    钱,那还叫个事儿么!
    接了不少人的青苗贷还没投资出去,惠民钱行里现在躺著数万贯的现钱。
    三个秘书,广孝负责跑家里,顺便打探姥爷和舅舅的后续消息;
    韦民负责下帖子,沟通权贵和大佬,请他们前来赴宴:
    蔓蒂负责跟踪匯报学校的建设情况,偶尔要兼职女使,帮著迎来送往,招呼客人。
    倒不是他乐意使唤女人,实在是谈话过於机密,信不过外人。
    今天剩这点时间,他约了吕惠卿。
    俩人还有一笔帐没结算,答应了吕惠卿在京畿路消化八百万贯国债,这事儿还没一点动静。
    到了太阳快要下山,吕惠卿姍姍来迟。
    他最近很忙,忙著救火和捂盖子。
    两千万的国债,没了王安石的鼎力支持,他才发现以自己的威望做点事儿,实在是太难了。
    走进酒楼,记忆里是个极喧闹繁华的场子,今天却格外不同。
    整个一楼大堂只有掌柜和小二,上楼的楼梯口坐著一位异族美女,这令他心生警醒。
    莫不是正在疑惑之际,楼上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只见一个身材修长,脸也修长的年轻人,
    穿著一身奇装异服,快步走下楼梯,朝自己而来。
    “闻名不如见面,吉甫兄,神交久矣,今日才得相见,幸会幸会!”
    如此怪异的人,看来也只有闻名汴京的李长安了。
    吕惠卿抽出自己被握住的手,他还不太適应年轻人的新潮流,仍然坚守作揖这种老派的传统礼仪。
    “如何称呼,贤弟字称如何?”
    “走,上楼尝尝我托人做的正山小种。名字嘛,叫我长安就行!蔓蒂,上茶!”
    吕惠卿被扯著袖子,紧跟著大步流星的李长安,忐忑的上了二楼。
    这二楼跟他印象里也不一样,上一次是送別谁来著,那时候四壁都是白墙,专门给人题诗题词用的。
    现在都换成了一种带纹的墙纸,这倒是方便,谁题了词店家可以直接揭走换钱。
    这地方不会也是小兄弟的產业吧,那说来可真嚇人,才二十出头就有了这么多的身家,羡煞他这个中產阶级了。
    二楼几乎腾空,只在临窗的位置设下屏风,隔出来一处饮茶的位置。
    炭烧起来全无劈啪作响,只看见银壶咕嘟咕嘟的冒著热气。
    李长安说什么正山小种,这名字没听过,他对茶並无研究,也没什么偏好。
    只见那美女擎出两只漂亮至极的如同白玉一般的瓷碗,用竹镊从一个陶罐里小心的钳出些枯枝一样的东西。
    放在一个立陡的青瓷杯子里用开水涮了一回,然后再冲泡进满杯的开水。
    接著,杯里的水就变换了顏色,呈现出一种夕阳暖照的褐黄,紧接著,便能闻到一股沁人的茶香。
    美女用帕子垫著杯底,小心的提起来,將茶汤分入两只白玉瓷杯。
    “尝尝,我新制的茶,连曹国舅和司马相公还没分著呢!”
    李长安的话听在他的耳里,使他又多了几分揣测。
    与人交道,最该办的,就是事先探明对方的根底。可自从他著手以来,调查却处处碰壁,始终没能看见他的底牌。
    现在听李长安这么说,吕惠卿多了几分顾忌。
    欧阳修、苏軾、曹家、司马光,还有钱家和刘家。这人到底是谁,代表谁的利益?
    而且据查可知,他似乎没怎么上过官学,一直在家里和街上廝混,那这一身经济之学,是从哪儿变出来的。
    难道是天生圣人?
    咱这大宋朝,圣人也太多了些吧,怎么还没完没了了!
    端起杯子品了一小口,似乎这种不点茶,不加葱姜香料的茶叶,还別有一番味道。
    不会这小子连制茶都懂吧,十岁便来了汴京,他上哪儿接触茶树去呢。
    “如何,可堪入口?”
    “甚好,甚好!喝茶本为提神之用,被俗人一闹,反成了繁琐不堪的閒情。还是简单些好,简单些好啊.”
    “一两红茶一两金,吉甫兄喜欢,一会多带些走!”
    蔓蒂听见暗语,起身退后,移动屏风將两人罩住,自己退守到楼梯入口。
    吕惠卿心里有些期待,这年轻人终於要自报身份,展露自己的真身了么?
    “今日约吉甫兄来,是想谈谈你何时晋升计相的事儿!”
    果然啊,果然,李长安的背后果然拥有深不可测的势力。
    瞧瞧,一张嘴说出来的话,怕是官家都不能如此云淡风轻,居然就这么轻描淡写的要跟自己许诺相公之位。
    好在他歷练多年,喜怒不形於色,还是掩藏住了自己的兴奋。
    “还请为我解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