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赚入伙
司马康,司马光从子。
在京中一票衙內中间勉强算中人之姿,唯一样受人钦佩,古道热肠。
但凡哪个有麻烦,找他肯定帮忙。
他跟李长安有仇,確切的说是跟李长安和苏軾有仇。
二人当年创立“汴京风云榜”又称“天才榜”,肆意彰否人物、点评英才,把他评了个“下下之才”。
下下是什么级別,就是只堪守家护院,亲孝父母。
可一接到李长安被抓的消息,他第一个就衝到皇宫,给自己的父亲传递消息,营救旧敌。
李长安知道自己这么快被解救,还是受了司马康的功劳,心里不好意思了至少三秒。
埋汰人那都是苏軾大长脸乾的,他只不过出了个主意而已,確实算不得坏人。
趁此机会不如把误会解开,毕竟御史中丞的儿子,那就相当於后世的无锡周公子啊,大粗腿。
叫人递了帖子,备上礼物,还特意喊了钱韦明过来作陪。
到了日子,来到运河边的匯贤楼。
此处在汴河左岸,面东南而立,楼高九丈,朝日出生之时,登楼而望,有飘飘欲仙之感。
来往客商或者出入京的官员,大多喜欢在此处接风洗尘。
时间到了,李长安听广孝通报,衙內已经下车,他这边也吩咐小二开始备菜。
一见面,俩人都有些尷尬,幸亏钱韦明在中间调和。
“长安,你今年二十一了吧,怎么还不取字?每次开口,总觉得彆扭。”找个话茬,大家坐下聊天。
“公休啊,我爹在我十一岁的时候就没了,当年我就取长安为字啊,这么多年,你们其实叫的就是字。”
赖皮唄,反正俩人私交不多,也能糊弄过去。
其实苏軾曾经閒著没事儿送给过他一个字號,叫长庚。
(请记住????????????.??????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李长安一听,反过来不就是更长么,他的脸型是正宗的国字脸,怎么会比苏軾的猪腰子脸长呢,於是没要。
司马康也实诚,一听及此,还起身抱拳:“是我多嘴了,原来还有这番缘故!”
“快別客气,我又不是儒生,有字没字没啥分別。对了,这次你甘冒风险,为我解围,请受兄弟一拜!”
没等司马康扶呢,李长安已经自己直起来了。
“小小心意,望请笑纳!”从身后捧出来一幅画,交到司马康手里。
文人之间送点雅物,乃是不亏操守的正常交往。
司马康没客气,当面解开绸子,展开欣赏,这也是一种对送礼者的认可。
画不是什么名画,唐朝李钦芳画的《太宗受諫图》。
司马光是御史中丞,前朝就是諫议大夫,送这个算是投其所好,以司马光比魏徵,算对司马光的恭维。
“好,此物难得,那小弟就却之不恭了!”
大家落座,小二开始斟酒布菜。
吃了一会儿,钱韦明挑起话头:“公休,朝廷荫官,给你安排了个什么地方,没听你提起过。”
司马康停住筷子,愣了一小下,尷尬的笑笑。
“朝廷荫官虽好,却不及东华门唱名硬气,我打算参加明年的大比,爭取名列二甲。”
“好,有志气,为兄为此壮志浮一大白!”
不等场面尷尬,李长安挑头干了一杯,连忙起身又斟满。
“以司马相公的家学,我看二甲必是囊中之物。等苏軾回来了,我叫他给你登门谢罪!”
“不可不可,苏学士点评中肯,我父亲也是点头的。”
客气了几回,场面重回融洽。
吃著吃著,李长安假意醉酒,开始唉声嘆气,面露难色。
司马康听风识意,便开口问道:“长安兄是不是有什么为难之处,但凡小弟能帮得上的,绝不推辞!”
钱韦明作势拦著,“不可不可,公休还要备考,怎么能把这份重任压到他身上。长安休要再提,吃菜,吃酒!”
司马康一意要李长安说,钱韦明就一直拦著。
李长安起身端酒:“公休啊,实在是有一件大事,想託付给忠诚之士,交给別人我不放心啊。”
戏做的差不多了,图穷匕见。
“哥哥儘管说,只要我办得到!”司马康慷慨激昂。
李长安心说,怪不得你们爷俩后来都被撵跑了,就这个城府,真是谁逮著谁坑啊。
好在我算个正人君子,不会把你往火坑里推。
“如今確有一桩非正直之士不能担任的大业,我准备在汴京成立一个替所有僕役、伙计说话的行会,要为穷苦人说话撑腰,帮他们爭取利益,以实现孔老夫子所说的人人平等。”
司马康迷茫的眼神中精光一现,然后又继续浑浊。
“既然是这般大事,自然哥哥如何说,我便如何做。只是其中关窍,怕我一个未及弱冠之人,难以周全。
“其中曲折,还请哥哥解说解说!”
都是千年的狐狸,真性子愚直,他也捞不到过继给大官叔叔的机会。
“其实是如此这般.......”
前几天,李长安看到了“造神计划”的成果,在这个蒙昧的时代,他真有一呼百应的能力。
可惜暴露的太早了,猜测朝廷和诸位汴京权贵已经关注到了他。
既要守护好这份力量,还要撇清身上操弄民意的嫌疑,那就只能找个別人来扛雷。
思来想去,御史中丞的衙內最合適不过。
一来,身无官职,时间充裕且身份容易被平民接受;二来,家世显赫,办起事儿来不怕打击报復。
他要组织大宋朝第一个百姓工会,通过这个给自己建立“肉盾城墙”。
靠別人主动衝锋,不如把他们直接捏合起来,形成撼动天地的力量。
手底下有四五万穷鬼,关係著汴京十几万人口,到那个时候,他说什么朝廷也只能听著,不敢乱下黑手。
“工会场地已经有人赞助了,就在城內的春华茶楼。成立之初,我们为会员爭取三大权益。
“第一,每月休沐四天,带薪休假,以保障人人有自我调节的机会;
“第二,主家不得隨意打骂惩罚,爭取基本的做人尊严;
“第三,凡会员与主家发生爭端,工会出面协调,或帮助会员应诉!
“公休贤弟,汴京数万僕役、家丁、短工、伙计,我能相信你的忠诚和人品么?”
司马康面上依然醉酒迷糊,心里早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
父亲说的对,这李长安果然非常人也。
在天子眼皮底下操弄民意,组织百姓,居然还能编出来这等不落口实的理由,真天才也。
如果只是这三项工作,倒也不会真跟权贵富户结仇。
京中一旬一休,不过多增加一日。
不得隨意打骂,这般人家本就不多,名声坏了,连下人都招不到。
第三点帮助穷苦人解决爭端,那自不必多言,本就是爭取名声的好机会。
可为什么李长安自己不做呢?
这差事为什么要便宜自己呢?
在京中一票衙內中间勉强算中人之姿,唯一样受人钦佩,古道热肠。
但凡哪个有麻烦,找他肯定帮忙。
他跟李长安有仇,確切的说是跟李长安和苏軾有仇。
二人当年创立“汴京风云榜”又称“天才榜”,肆意彰否人物、点评英才,把他评了个“下下之才”。
下下是什么级別,就是只堪守家护院,亲孝父母。
可一接到李长安被抓的消息,他第一个就衝到皇宫,给自己的父亲传递消息,营救旧敌。
李长安知道自己这么快被解救,还是受了司马康的功劳,心里不好意思了至少三秒。
埋汰人那都是苏軾大长脸乾的,他只不过出了个主意而已,確实算不得坏人。
趁此机会不如把误会解开,毕竟御史中丞的儿子,那就相当於后世的无锡周公子啊,大粗腿。
叫人递了帖子,备上礼物,还特意喊了钱韦明过来作陪。
到了日子,来到运河边的匯贤楼。
此处在汴河左岸,面东南而立,楼高九丈,朝日出生之时,登楼而望,有飘飘欲仙之感。
来往客商或者出入京的官员,大多喜欢在此处接风洗尘。
时间到了,李长安听广孝通报,衙內已经下车,他这边也吩咐小二开始备菜。
一见面,俩人都有些尷尬,幸亏钱韦明在中间调和。
“长安,你今年二十一了吧,怎么还不取字?每次开口,总觉得彆扭。”找个话茬,大家坐下聊天。
“公休啊,我爹在我十一岁的时候就没了,当年我就取长安为字啊,这么多年,你们其实叫的就是字。”
赖皮唄,反正俩人私交不多,也能糊弄过去。
其实苏軾曾经閒著没事儿送给过他一个字號,叫长庚。
(请记住????????????.??????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李长安一听,反过来不就是更长么,他的脸型是正宗的国字脸,怎么会比苏軾的猪腰子脸长呢,於是没要。
司马康也实诚,一听及此,还起身抱拳:“是我多嘴了,原来还有这番缘故!”
“快別客气,我又不是儒生,有字没字没啥分別。对了,这次你甘冒风险,为我解围,请受兄弟一拜!”
没等司马康扶呢,李长安已经自己直起来了。
“小小心意,望请笑纳!”从身后捧出来一幅画,交到司马康手里。
文人之间送点雅物,乃是不亏操守的正常交往。
司马康没客气,当面解开绸子,展开欣赏,这也是一种对送礼者的认可。
画不是什么名画,唐朝李钦芳画的《太宗受諫图》。
司马光是御史中丞,前朝就是諫议大夫,送这个算是投其所好,以司马光比魏徵,算对司马光的恭维。
“好,此物难得,那小弟就却之不恭了!”
大家落座,小二开始斟酒布菜。
吃了一会儿,钱韦明挑起话头:“公休,朝廷荫官,给你安排了个什么地方,没听你提起过。”
司马康停住筷子,愣了一小下,尷尬的笑笑。
“朝廷荫官虽好,却不及东华门唱名硬气,我打算参加明年的大比,爭取名列二甲。”
“好,有志气,为兄为此壮志浮一大白!”
不等场面尷尬,李长安挑头干了一杯,连忙起身又斟满。
“以司马相公的家学,我看二甲必是囊中之物。等苏軾回来了,我叫他给你登门谢罪!”
“不可不可,苏学士点评中肯,我父亲也是点头的。”
客气了几回,场面重回融洽。
吃著吃著,李长安假意醉酒,开始唉声嘆气,面露难色。
司马康听风识意,便开口问道:“长安兄是不是有什么为难之处,但凡小弟能帮得上的,绝不推辞!”
钱韦明作势拦著,“不可不可,公休还要备考,怎么能把这份重任压到他身上。长安休要再提,吃菜,吃酒!”
司马康一意要李长安说,钱韦明就一直拦著。
李长安起身端酒:“公休啊,实在是有一件大事,想託付给忠诚之士,交给別人我不放心啊。”
戏做的差不多了,图穷匕见。
“哥哥儘管说,只要我办得到!”司马康慷慨激昂。
李长安心说,怪不得你们爷俩后来都被撵跑了,就这个城府,真是谁逮著谁坑啊。
好在我算个正人君子,不会把你往火坑里推。
“如今確有一桩非正直之士不能担任的大业,我准备在汴京成立一个替所有僕役、伙计说话的行会,要为穷苦人说话撑腰,帮他们爭取利益,以实现孔老夫子所说的人人平等。”
司马康迷茫的眼神中精光一现,然后又继续浑浊。
“既然是这般大事,自然哥哥如何说,我便如何做。只是其中关窍,怕我一个未及弱冠之人,难以周全。
“其中曲折,还请哥哥解说解说!”
都是千年的狐狸,真性子愚直,他也捞不到过继给大官叔叔的机会。
“其实是如此这般.......”
前几天,李长安看到了“造神计划”的成果,在这个蒙昧的时代,他真有一呼百应的能力。
可惜暴露的太早了,猜测朝廷和诸位汴京权贵已经关注到了他。
既要守护好这份力量,还要撇清身上操弄民意的嫌疑,那就只能找个別人来扛雷。
思来想去,御史中丞的衙內最合適不过。
一来,身无官职,时间充裕且身份容易被平民接受;二来,家世显赫,办起事儿来不怕打击报復。
他要组织大宋朝第一个百姓工会,通过这个给自己建立“肉盾城墙”。
靠別人主动衝锋,不如把他们直接捏合起来,形成撼动天地的力量。
手底下有四五万穷鬼,关係著汴京十几万人口,到那个时候,他说什么朝廷也只能听著,不敢乱下黑手。
“工会场地已经有人赞助了,就在城內的春华茶楼。成立之初,我们为会员爭取三大权益。
“第一,每月休沐四天,带薪休假,以保障人人有自我调节的机会;
“第二,主家不得隨意打骂惩罚,爭取基本的做人尊严;
“第三,凡会员与主家发生爭端,工会出面协调,或帮助会员应诉!
“公休贤弟,汴京数万僕役、家丁、短工、伙计,我能相信你的忠诚和人品么?”
司马康面上依然醉酒迷糊,心里早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
父亲说的对,这李长安果然非常人也。
在天子眼皮底下操弄民意,组织百姓,居然还能编出来这等不落口实的理由,真天才也。
如果只是这三项工作,倒也不会真跟权贵富户结仇。
京中一旬一休,不过多增加一日。
不得隨意打骂,这般人家本就不多,名声坏了,连下人都招不到。
第三点帮助穷苦人解决爭端,那自不必多言,本就是爭取名声的好机会。
可为什么李长安自己不做呢?
这差事为什么要便宜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