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罪人傀儡
第451章 罪人傀儡
听到李相鸣手上有大量炼丹材料,青羊道人顿时心动了。
接下这份订单,既能赚钱,又能借此培养自己的弟子,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不只是青羊道人,旁边的谢道人也立刻凑了上来,觍着脸道:“李堂主,此事不知可否预我一份?”
李相鸣微微转头,打量了一下谢道人。
他的心思一直放在青羊道人身上,竟忘了这厮也是一名炼丹师。
察觉到李相鸣审视的目光,谢道人急忙介绍自己:“贫道的手法虽不如青羊道兄精湛,但也沉浸丹道数十年,颇有心得。市面上常见的凝血丹和养心丸,都不在话下。”
谢道人活了半辈子,自然清楚炼丹师接订单通常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自备药材,然后交付成丹给顾客。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顾客不知道成丹的具体成本,炼丹师可以从中赚取更高的利润。
但缺点也很明显,比如收集材料不易。
炼丹师不会只接一份订单,而是十份、甚至数十份。
每份订单的丹药不同,所需材料也大相径庭。
虽然坊市里的药铺能供应大半,但买来的材料意味着高额的成本。
那些大势力的炼丹师从不担心这点,是因为他们的订单多得数不清,哪怕只赚个辛苦钱,也能有非常可观的收入。
而像他这样的散修炼丹师,却不得不辗转各地的深山老林,寻找材料,或者费尽口舌与药铺讨价还价。
偏偏订单又有时效性。
顾客见你一两个月还没能炼出丹药,很可能自己就人间蒸发了。
最终导致炼丹师平白浪费了时间。
于是,又有许多炼丹师更倾向于选择第二种方式,那就是在接单的时候,要求顾客自带炼丹材料。
这样一来,炼丹师无需再为材料奔波,可以直接开炉炼制,短则一两天,长则十来天,总能完成订单,大大减少了时间和精力的损耗。
然而,修真界有惯例,若顾客自备材料,是可以不给报酬的。
或者说报酬就包含在成丹中,即炼丹师拿到顾客材料,炼出多少枚丹药,按照事前约定分账,一般都是五五分成。
如果材料特别珍贵,这个比例可能会下调。
总之,炼丹师辛辛苦苦炼出丹药,拿到的不是灵石。
虽然丹药本身很保值,大多数顾客也会出价回购炼丹师手中的那份丹药,让炼丹师不至于另寻销路。
但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炼丹失败,材料空了,丹药也没影子。
这种现象不仅有,而且很常见。
因为站在顾客的立场上,如果自己给的材料多了,炼丹师全都掉,炼了一炉又一炉,然后隐瞒真相,说只炼出一炉,自己岂不是亏到姥姥家了?
所以,核心问题还是两个字,成本!
顾客也会压制成本,只给炼丹师有限的材料,比如两份、三份。
如果炼丹师不能在仅有的几次机会成功,那么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不仅捞不到丝毫好处,还平白损耗了自己的名声。
名气可是炼丹师的命根子。
有了名气才会有源源不断的订单。
有些炼丹师抹不开面子,甚至会自贴腰包购置材料,直到把丹药炼出为止。
像李相鸣这样,不计成本地提供材料,只求炼出丹药的顾客,可谓挑着灯笼都找不到。
他谢道人自然想尝尝甜头。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此番五散门受到征召,要到猴儿谷去跟妖兽拼命。
他一把骨头了,哪里想凑这个热闹?
躲在青羊观炼丹赚钱,不香吗?
见谢道人主动请缨,青羊道人也附和道:“谢道友的丹药,我也是见过的,确有独到之处。”
李相鸣闻言,轻轻摩擦了一下自己的食指指骨。
谢道人是练气九层修士,在正面战场也能发挥重要作用,但他现在也的确很需要一位经验丰富的炼丹师。
犹豫片刻,李相鸣还是点了点头:“谢道友的本事,我并不怀疑。如果你愿意接下这个差事,我自然不会反对。不过,我有言在先,这批丹药要支援猴儿谷前线,必须以最快速度完成。”
说到这里,李相鸣的目光扫过青羊道人和谢道人,沉声道:“无论你们有多少人,用什么办法,我只要求一个‘快’字。一个月内,我要二十瓶凝血丹、二十瓶养心丸,这是底线。”
首月就要四十瓶?
青羊道人和谢道人,均露出了为难的神色。
四十瓶丹药,以六成的成功率来算,至少要开一百炉到一百二十炉之间,几乎每天都要开三到四炉。
要知道,他们平常十天半个月也不炼丹。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自然是材料短缺。
然而,即便手上的材料富裕,他们也要隔个四五天,才会开一次炉。
这是因为炼丹是个体力活,每次开炉后,都精疲力尽。
若是接下这个订单,他们几乎要全身心投入到炼丹房里面去,不仅要放弃全部的修炼时间,还时不时就要嗑补气丹,恢复法力。
这个工作量简直吓死人。
考虑半天后,谢道人最先心动。
他不像青羊观,有李相鸣和李家的渠道,如此大的订单可遇不可求。
累点又怎么了?
又不是没钱拿!
更不必说可以躲在大后方。
见谢道人应承下来,青羊道人最终也点了点头。
若只有他一个人,他是不想接这种订单的,好在观中有相树、思嫣和悠言等人,哪怕他们的成丹率低得令人发指,总能分担一二。
李相鸣见状,内心适当松了一口气。
李家有十多位炼丹师,也未必能在一个月内,炼出四十瓶丹药。
青羊观能独自接下这个订单,他还是很欣慰的。
届时两处的丹药汇集在一起,足够他麾下的猎妖修士用了。
谈完疗伤丹药订单的事情,李相鸣又将目光放在了赶尸匠身上:“一直未曾询问道友名讳,不知如何称呼?”
赶尸匠原本安静地待在角落,此刻听到问话,侧了侧脑袋,答道:“姓元。”
李相鸣“哦”了一声,继续道:“元道友精通僵尸和傀儡两道,此前交付给李家的木人傀儡,也颇有几分特色。不知道元道友能否炼制更多、更便捷的自爆傀儡?”
“自爆傀儡?”
赶尸匠略微沉吟后,伸出手掌,只见他袖中钻出一只木傀儡,外形酷似老鼠,那高高挑起的小尾巴节节分明,看起来十分精巧。
李相鸣眼前一亮,问道:“这木鼠的威力如何?”
赶尸匠没有多言,起身走出道观,将木鼠放下。
木鼠左右晃动了一下,随即以迅捷的步伐冲向远处。
片刻后,“轰”的一声巨响传来,震得地面微微颤抖。
李相鸣眉头微皱。
这木鼠虽然小巧,不易察觉,速度也很快,但威力与火爆符相比,却差了不少。
他转头看向赶尸匠,后者低声解释道:“是用火药制作的,只能自动跑一段路,不到三十丈,遇到障碍物就会自毁。没什么技术含量,但一天做一百个也不在话下。”
“一百个?”
李相鸣挑了挑眉。
所谓量变产生质变,这一百只木鼠同时爆炸,所造成的伤害可不容小觑。
或许指望它们对付皮糙肉厚的妖怪不太现实,但用来破坏妖兽的阵型、掀起混乱,还是很有机会的。
“还有威力更大的吗?”
李相鸣对赶尸匠的手段愈发感兴趣,又问道。
赶尸匠闻言,从储物袋中翻出一堆零碎的木块、铁条,还有一团团缠绕的荆条。
也不知他如何操作,没一会儿工夫,就组建了一个高约九丈的巨型傀儡。
李相鸣仔细端详,发现那傀儡跪伏在地,似人却非人,头顶一对弯曲的犄角如枯枝般狰狞。
它的面容模糊不清,身躯布满裂纹,荆条深深勒入其躯干,胸口有一个漆黑的洞口,偶尔闪烁着蓝色的光芒。
“这是何物?”
李相鸣十分好奇。
一旁的张璨面露忌惮,低声回答道:“这是赶尸匠不知从哪里搞出来的玩意儿,十分犀利,但用起来不太方便。”
话音未落,赶尸匠已经在那具“罪人”傀儡上捣鼓起来。
李相鸣看得分明,赶尸匠在傀儡身后塞了一块灵石进去。
这具傀儡竟然有充能装置?
李相鸣大感意外。
所谓的傀儡,本质上是一种机关术。
机关术早在上古时期就已诞生,在凡俗界也流传甚广。
然而,机关术对付凡人或许得心应手,但对付修士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部分机关师转变思路,利用修真界中各种神奇的材料,制作出能够自主移动的大型傀儡。
这些大型傀儡往往力大无穷,坚如磐石,甚至还能发射各种阴险的机关,即使是拥有法力的修士,也吃过不少苦头。
傀儡一道就此诞生。
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傀儡术一直默默无闻。
因为大型傀儡的制作成本实在太高了,而在实战中的表现却并不理想,这让傀儡术的发展一度陷入瓶颈。
直到符箓一道的兴起,傀儡师才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时代。
许多傀儡师发现,造价低廉的小型傀儡,只要搭配一张同样不起眼的符箓,就能造成不亚于大型傀儡的巨额伤害。
自此,傀儡术开始有了小型化的趋势。
越精密小巧的傀儡,越受人欢迎。
毕竟,谁不喜欢偷袭呢?
但小型傀儡有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动能。
受限于体型,小型傀儡用到的材料很少,能够附着的法力和神识自然就少得可怜。
许多小型傀儡一旦离开主人十丈,就变成了不能动的废品,极大限制了傀儡的用途。
在经过多个时代沉淀后,傀儡师融合了炼器和阵法等技艺,终于找到了出路,那就是制作能够充能的傀儡。
傀儡师不再单纯依靠法力驱使傀儡,而是借助阵法,熔炼灵石,以灵气来控制傀儡。
这种办法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傀儡只能在有限范围内活动的难题,甚至为炼器师带来了灵感,促成了炼器一道中替代传统飞剑的飞舟诞生。
时至今日,飞舟仍被广大炼器师誉为炼器术的巅峰之作,足以见其影响力。
充能傀儡的原理与飞舟相似,涉及机关傀儡术、炼器术以及阵法,其工艺难度之高,可想而知。
傀儡师千千万万,但能够独自锻造出充能傀儡的,却万中无一。
李相鸣看着眼前的这具“罪人”傀儡,心里异常震撼。
赶尸匠在傀儡一道上,竟然有这等造诣?
“只是做了些修补的活罢了。”
赶尸匠摇了摇头,似乎不想在这个话题上深入。
他看向李相鸣,说道:“如果你想对付兽潮,这玩意应该很管用。”
说着,他轻轻拍了拍“罪人”傀儡,仿佛触碰到了某些机关。
傀儡身上的荆条瞬间散发出幽蓝的光芒,这些光芒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胸口的黑洞吞噬。紧接着,洞口伸出了一个脑袋大小的圆形管道。
“炮管?”
李相鸣第一时间想到这个词,心中闪过一丝惊喜。
果不其然,赶尸匠介绍道:“这具傀儡能发射炮弹。正常炮弹是用火药制作的,但经过炮管加持,威力比刚才的自爆木鼠至少强了十倍。如果你还不满足,我可以帮你在炮弹里加载一个特殊装置,用来放置火爆符,甚至炎爆符。”
李相鸣倒吸一口冷气。
傀儡加上符箓,本就是大杀器。
而充能傀儡配上炎爆符,就算是融骨境界的妖修挨上一记,只怕也要疼得哭爹喊娘吧?
“这玩意儿能量产吗?”
李相鸣下意识地问道。
“可以。”
赶尸匠点了点头,一本正经地回答,“找一个二阶傀儡师、一个二阶炼器师、一个二阶阵法师,再上三五年时间,或许能复制出同样的傀儡。”
李相鸣顿时哑然,沉默片刻后,他转而问道:“这具傀儡,你卖吗?”
“不卖。”
赶尸匠摇头道,“它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但可以借你用一段时间。”
李相鸣本就不抱希望,此刻听了也不失望,反而笑了笑,说道:“如此便谢过元道友了。对了,刚才的自爆木鼠,我也需要,还劳烦元道友留在青羊观,一个月内为我制作3000具出来,我愿意付300块灵石。”
“600块灵石,我为你做6000具。”
赶尸匠回答道。
李相鸣愣了愣,没想到这家伙还是个卷王。
但他自然不会拒绝,欣然应道:“没问题,就这么说定了。”
双方随即签订了契约。
目睹这一切的张璨,急得抓耳挠腮。
五散门来了三位散人,眼看其他两人都留了下来,他哪能不急?
“李堂主!”
张璨一把抓住李相鸣的左手,诚恳地道:“我的手艺也不赖,我可以为猴儿谷的猎妖修士制作法器……”
“法器就算了。”
李相鸣瞥了他一眼,抽出手臂,“张道友还是随我到战场上立功吧。你放心,看在往日的情分上,我会照顾你的。”
不是他看不起张璨!
传统修真四艺中,以阵法的单价最高。
丁夏受邀布置一个阵法,便可能有好几百块灵石进账。
然而,阵法耗费的时间成本也最大,动辄数月之久。
法器的单价次之,一件下品法器怎么也要几十块灵石,这都能买多少瓶丹药了?
但炼一件法器的时间也不短,一个月时间,张璨就算当牛做马,也只能炼出两三件下品法器,他要来干什么?
(本章完)
听到李相鸣手上有大量炼丹材料,青羊道人顿时心动了。
接下这份订单,既能赚钱,又能借此培养自己的弟子,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不只是青羊道人,旁边的谢道人也立刻凑了上来,觍着脸道:“李堂主,此事不知可否预我一份?”
李相鸣微微转头,打量了一下谢道人。
他的心思一直放在青羊道人身上,竟忘了这厮也是一名炼丹师。
察觉到李相鸣审视的目光,谢道人急忙介绍自己:“贫道的手法虽不如青羊道兄精湛,但也沉浸丹道数十年,颇有心得。市面上常见的凝血丹和养心丸,都不在话下。”
谢道人活了半辈子,自然清楚炼丹师接订单通常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自备药材,然后交付成丹给顾客。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顾客不知道成丹的具体成本,炼丹师可以从中赚取更高的利润。
但缺点也很明显,比如收集材料不易。
炼丹师不会只接一份订单,而是十份、甚至数十份。
每份订单的丹药不同,所需材料也大相径庭。
虽然坊市里的药铺能供应大半,但买来的材料意味着高额的成本。
那些大势力的炼丹师从不担心这点,是因为他们的订单多得数不清,哪怕只赚个辛苦钱,也能有非常可观的收入。
而像他这样的散修炼丹师,却不得不辗转各地的深山老林,寻找材料,或者费尽口舌与药铺讨价还价。
偏偏订单又有时效性。
顾客见你一两个月还没能炼出丹药,很可能自己就人间蒸发了。
最终导致炼丹师平白浪费了时间。
于是,又有许多炼丹师更倾向于选择第二种方式,那就是在接单的时候,要求顾客自带炼丹材料。
这样一来,炼丹师无需再为材料奔波,可以直接开炉炼制,短则一两天,长则十来天,总能完成订单,大大减少了时间和精力的损耗。
然而,修真界有惯例,若顾客自备材料,是可以不给报酬的。
或者说报酬就包含在成丹中,即炼丹师拿到顾客材料,炼出多少枚丹药,按照事前约定分账,一般都是五五分成。
如果材料特别珍贵,这个比例可能会下调。
总之,炼丹师辛辛苦苦炼出丹药,拿到的不是灵石。
虽然丹药本身很保值,大多数顾客也会出价回购炼丹师手中的那份丹药,让炼丹师不至于另寻销路。
但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炼丹失败,材料空了,丹药也没影子。
这种现象不仅有,而且很常见。
因为站在顾客的立场上,如果自己给的材料多了,炼丹师全都掉,炼了一炉又一炉,然后隐瞒真相,说只炼出一炉,自己岂不是亏到姥姥家了?
所以,核心问题还是两个字,成本!
顾客也会压制成本,只给炼丹师有限的材料,比如两份、三份。
如果炼丹师不能在仅有的几次机会成功,那么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不仅捞不到丝毫好处,还平白损耗了自己的名声。
名气可是炼丹师的命根子。
有了名气才会有源源不断的订单。
有些炼丹师抹不开面子,甚至会自贴腰包购置材料,直到把丹药炼出为止。
像李相鸣这样,不计成本地提供材料,只求炼出丹药的顾客,可谓挑着灯笼都找不到。
他谢道人自然想尝尝甜头。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此番五散门受到征召,要到猴儿谷去跟妖兽拼命。
他一把骨头了,哪里想凑这个热闹?
躲在青羊观炼丹赚钱,不香吗?
见谢道人主动请缨,青羊道人也附和道:“谢道友的丹药,我也是见过的,确有独到之处。”
李相鸣闻言,轻轻摩擦了一下自己的食指指骨。
谢道人是练气九层修士,在正面战场也能发挥重要作用,但他现在也的确很需要一位经验丰富的炼丹师。
犹豫片刻,李相鸣还是点了点头:“谢道友的本事,我并不怀疑。如果你愿意接下这个差事,我自然不会反对。不过,我有言在先,这批丹药要支援猴儿谷前线,必须以最快速度完成。”
说到这里,李相鸣的目光扫过青羊道人和谢道人,沉声道:“无论你们有多少人,用什么办法,我只要求一个‘快’字。一个月内,我要二十瓶凝血丹、二十瓶养心丸,这是底线。”
首月就要四十瓶?
青羊道人和谢道人,均露出了为难的神色。
四十瓶丹药,以六成的成功率来算,至少要开一百炉到一百二十炉之间,几乎每天都要开三到四炉。
要知道,他们平常十天半个月也不炼丹。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自然是材料短缺。
然而,即便手上的材料富裕,他们也要隔个四五天,才会开一次炉。
这是因为炼丹是个体力活,每次开炉后,都精疲力尽。
若是接下这个订单,他们几乎要全身心投入到炼丹房里面去,不仅要放弃全部的修炼时间,还时不时就要嗑补气丹,恢复法力。
这个工作量简直吓死人。
考虑半天后,谢道人最先心动。
他不像青羊观,有李相鸣和李家的渠道,如此大的订单可遇不可求。
累点又怎么了?
又不是没钱拿!
更不必说可以躲在大后方。
见谢道人应承下来,青羊道人最终也点了点头。
若只有他一个人,他是不想接这种订单的,好在观中有相树、思嫣和悠言等人,哪怕他们的成丹率低得令人发指,总能分担一二。
李相鸣见状,内心适当松了一口气。
李家有十多位炼丹师,也未必能在一个月内,炼出四十瓶丹药。
青羊观能独自接下这个订单,他还是很欣慰的。
届时两处的丹药汇集在一起,足够他麾下的猎妖修士用了。
谈完疗伤丹药订单的事情,李相鸣又将目光放在了赶尸匠身上:“一直未曾询问道友名讳,不知如何称呼?”
赶尸匠原本安静地待在角落,此刻听到问话,侧了侧脑袋,答道:“姓元。”
李相鸣“哦”了一声,继续道:“元道友精通僵尸和傀儡两道,此前交付给李家的木人傀儡,也颇有几分特色。不知道元道友能否炼制更多、更便捷的自爆傀儡?”
“自爆傀儡?”
赶尸匠略微沉吟后,伸出手掌,只见他袖中钻出一只木傀儡,外形酷似老鼠,那高高挑起的小尾巴节节分明,看起来十分精巧。
李相鸣眼前一亮,问道:“这木鼠的威力如何?”
赶尸匠没有多言,起身走出道观,将木鼠放下。
木鼠左右晃动了一下,随即以迅捷的步伐冲向远处。
片刻后,“轰”的一声巨响传来,震得地面微微颤抖。
李相鸣眉头微皱。
这木鼠虽然小巧,不易察觉,速度也很快,但威力与火爆符相比,却差了不少。
他转头看向赶尸匠,后者低声解释道:“是用火药制作的,只能自动跑一段路,不到三十丈,遇到障碍物就会自毁。没什么技术含量,但一天做一百个也不在话下。”
“一百个?”
李相鸣挑了挑眉。
所谓量变产生质变,这一百只木鼠同时爆炸,所造成的伤害可不容小觑。
或许指望它们对付皮糙肉厚的妖怪不太现实,但用来破坏妖兽的阵型、掀起混乱,还是很有机会的。
“还有威力更大的吗?”
李相鸣对赶尸匠的手段愈发感兴趣,又问道。
赶尸匠闻言,从储物袋中翻出一堆零碎的木块、铁条,还有一团团缠绕的荆条。
也不知他如何操作,没一会儿工夫,就组建了一个高约九丈的巨型傀儡。
李相鸣仔细端详,发现那傀儡跪伏在地,似人却非人,头顶一对弯曲的犄角如枯枝般狰狞。
它的面容模糊不清,身躯布满裂纹,荆条深深勒入其躯干,胸口有一个漆黑的洞口,偶尔闪烁着蓝色的光芒。
“这是何物?”
李相鸣十分好奇。
一旁的张璨面露忌惮,低声回答道:“这是赶尸匠不知从哪里搞出来的玩意儿,十分犀利,但用起来不太方便。”
话音未落,赶尸匠已经在那具“罪人”傀儡上捣鼓起来。
李相鸣看得分明,赶尸匠在傀儡身后塞了一块灵石进去。
这具傀儡竟然有充能装置?
李相鸣大感意外。
所谓的傀儡,本质上是一种机关术。
机关术早在上古时期就已诞生,在凡俗界也流传甚广。
然而,机关术对付凡人或许得心应手,但对付修士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部分机关师转变思路,利用修真界中各种神奇的材料,制作出能够自主移动的大型傀儡。
这些大型傀儡往往力大无穷,坚如磐石,甚至还能发射各种阴险的机关,即使是拥有法力的修士,也吃过不少苦头。
傀儡一道就此诞生。
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傀儡术一直默默无闻。
因为大型傀儡的制作成本实在太高了,而在实战中的表现却并不理想,这让傀儡术的发展一度陷入瓶颈。
直到符箓一道的兴起,傀儡师才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时代。
许多傀儡师发现,造价低廉的小型傀儡,只要搭配一张同样不起眼的符箓,就能造成不亚于大型傀儡的巨额伤害。
自此,傀儡术开始有了小型化的趋势。
越精密小巧的傀儡,越受人欢迎。
毕竟,谁不喜欢偷袭呢?
但小型傀儡有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动能。
受限于体型,小型傀儡用到的材料很少,能够附着的法力和神识自然就少得可怜。
许多小型傀儡一旦离开主人十丈,就变成了不能动的废品,极大限制了傀儡的用途。
在经过多个时代沉淀后,傀儡师融合了炼器和阵法等技艺,终于找到了出路,那就是制作能够充能的傀儡。
傀儡师不再单纯依靠法力驱使傀儡,而是借助阵法,熔炼灵石,以灵气来控制傀儡。
这种办法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傀儡只能在有限范围内活动的难题,甚至为炼器师带来了灵感,促成了炼器一道中替代传统飞剑的飞舟诞生。
时至今日,飞舟仍被广大炼器师誉为炼器术的巅峰之作,足以见其影响力。
充能傀儡的原理与飞舟相似,涉及机关傀儡术、炼器术以及阵法,其工艺难度之高,可想而知。
傀儡师千千万万,但能够独自锻造出充能傀儡的,却万中无一。
李相鸣看着眼前的这具“罪人”傀儡,心里异常震撼。
赶尸匠在傀儡一道上,竟然有这等造诣?
“只是做了些修补的活罢了。”
赶尸匠摇了摇头,似乎不想在这个话题上深入。
他看向李相鸣,说道:“如果你想对付兽潮,这玩意应该很管用。”
说着,他轻轻拍了拍“罪人”傀儡,仿佛触碰到了某些机关。
傀儡身上的荆条瞬间散发出幽蓝的光芒,这些光芒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胸口的黑洞吞噬。紧接着,洞口伸出了一个脑袋大小的圆形管道。
“炮管?”
李相鸣第一时间想到这个词,心中闪过一丝惊喜。
果不其然,赶尸匠介绍道:“这具傀儡能发射炮弹。正常炮弹是用火药制作的,但经过炮管加持,威力比刚才的自爆木鼠至少强了十倍。如果你还不满足,我可以帮你在炮弹里加载一个特殊装置,用来放置火爆符,甚至炎爆符。”
李相鸣倒吸一口冷气。
傀儡加上符箓,本就是大杀器。
而充能傀儡配上炎爆符,就算是融骨境界的妖修挨上一记,只怕也要疼得哭爹喊娘吧?
“这玩意儿能量产吗?”
李相鸣下意识地问道。
“可以。”
赶尸匠点了点头,一本正经地回答,“找一个二阶傀儡师、一个二阶炼器师、一个二阶阵法师,再上三五年时间,或许能复制出同样的傀儡。”
李相鸣顿时哑然,沉默片刻后,他转而问道:“这具傀儡,你卖吗?”
“不卖。”
赶尸匠摇头道,“它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但可以借你用一段时间。”
李相鸣本就不抱希望,此刻听了也不失望,反而笑了笑,说道:“如此便谢过元道友了。对了,刚才的自爆木鼠,我也需要,还劳烦元道友留在青羊观,一个月内为我制作3000具出来,我愿意付300块灵石。”
“600块灵石,我为你做6000具。”
赶尸匠回答道。
李相鸣愣了愣,没想到这家伙还是个卷王。
但他自然不会拒绝,欣然应道:“没问题,就这么说定了。”
双方随即签订了契约。
目睹这一切的张璨,急得抓耳挠腮。
五散门来了三位散人,眼看其他两人都留了下来,他哪能不急?
“李堂主!”
张璨一把抓住李相鸣的左手,诚恳地道:“我的手艺也不赖,我可以为猴儿谷的猎妖修士制作法器……”
“法器就算了。”
李相鸣瞥了他一眼,抽出手臂,“张道友还是随我到战场上立功吧。你放心,看在往日的情分上,我会照顾你的。”
不是他看不起张璨!
传统修真四艺中,以阵法的单价最高。
丁夏受邀布置一个阵法,便可能有好几百块灵石进账。
然而,阵法耗费的时间成本也最大,动辄数月之久。
法器的单价次之,一件下品法器怎么也要几十块灵石,这都能买多少瓶丹药了?
但炼一件法器的时间也不短,一个月时间,张璨就算当牛做马,也只能炼出两三件下品法器,他要来干什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