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意外

    第390章 意外
    李相鸣闻言,心中一阵无语。
    纶堂堂筑基中期修士,竟对赚钱之事如此感兴趣,大老远亲自跑到蒲东,就为了监视姜良和灵蛇商会履约。
    从这点来看,姜良还远远没有得到他的信任。
    但也不足为奇,姜良对外的身份是商人。
    又有几人全心全意地信任一个商人呢?而且还是一个来历不明的商人!
    “这些订单价值几何?”
    李相鸣轻声询问道。
    姜良如数家珍:“我们商会与纶已经完成的六个订单就不说了,目前尚未完成的订单一共剩下三个,一个价值200块灵石,一个在500块灵石上下,还有一个接近800块灵石!都签了契约,纶那边在筹集灵草,我跟他说我这边也要筹集灵石。”
    “三个订单一千五百块灵石?”
    哪怕是李相鸣,也被吓了一跳,忍不住出声质问。
    姜良却反问一句:“你以为千钧草是怎么来的?没有这些订单的话,纶压根就不会带我去宿云岭!”
    闻言,李相鸣揉了揉眉心。
    两个来月了3500块灵石。
    无论谁听到,都会惊掉下巴吧?
    不怪人家纶亲自过来,换做是他,也要小心翼翼地护住姜良这颗摇钱树。
    “纶手里有这么多灵草?”
    李相鸣不得不质疑这一点。
    3500块灵石的灵草,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姜良解释道:“肯定不只有他的,以他和百草坊的交易规模来看,短时间内根本筹集不出这么多灵草,我推测他会去找白露门的其他长老。”
    李相鸣了然。
    根据姜良述说,纶一个人就庇护了十几家附属势力,这些小势力除了每年给他上贡灵草外,还负责种植他吩咐下去的灵植。
    所以纶才有底气和李家合作开办百草坊。
    但白露门像他这样做的,可远远不止一人。
    毕竟蒲县蛮荒之地,大家刚刚迁过来,人生地不熟。
    都靠白露门这一口锅吃饭,怎么吃得饱?
    为了争取更大的利益,白露门的权贵早在立足蒲县之初,就打好了如意算盘。
    他们一边利用白露门的威势来压迫周边的小势力,另一边以私人身份降服这些小势力,最后再威逼利诱这些小势力为白露门做事。
    如此一来,白露门整合了蒲北的势力,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而纶等权贵,也赚得盆满钵满。
    唯一不开心的,只有那些被剥削的小势力。
    然而,在实力至上的修真界,他们又能怎么样呢?
    听到这里,李相鸣稍微感慨了一声:“看来白露门远比我们李家霸道啊。”
    纵容门中长老私下豢养附庸,本身就不是一个好选择。
    更不必说在这基础上,白露门还任由纶等人逼迫、剥削这些附庸势力。
    或许白露门内部因此形成了完善的利益分配制度,让所有长老、弟子都满意。
    但时间一长,白露门在蒲北,必然不得人心。
    人心这东西,十分奇妙。它既能让人在拳头面前卑躬屈膝,也能让人在刀剑之下奋起反抗。
    反正在李相鸣的视角来看,白露门此举肯定是差点意思。
    不过,白露门也有其特殊处境,与态度积极的李家不一样,白露门上到悬灵真人,中到纶这些内门长老,下到普通弟子,都不愿意搬迁至蒲县。
    但碍于恒月门的压力,他们又选择了妥协。为了安抚门中不满的声音,白露门最终才演变成今天这个模样。
    李相鸣对白露门的制度不感兴趣,他稍微了解了一下纶的情况,便表态道:“灵石的事情,我来想办法,对了,你收到了我差人送过去的信吧?”
    姜良点了点头道:“你放心,都是按照你的嘱咐来收购,其中有两成专门用来炼制黄芽丹,有五成是市面上常见疗伤丹所需的各类草药,剩下三成,杂七杂八什么都有,但质量不成问题,每一单生意,都是我亲自跟进的。”
    “那就好!”
    李相鸣松了一口气。
    若是买进来的灵草,短时间内出不了手,硬生生卡住3500块灵石的流动资金,那他吐血的心都有。
    但戴山和梅岭的修士都在拼命,疗伤草药很有市场。
    如果炼制成疗伤丹药那就更赚了!
    姜良谈下的大订单,不一定是坏事。
    就看后续的操作!
    如果操作得到,灵蛇商会反而能大赚一笔。
    思索片刻,李相鸣暂且搁下这些想法,继续问道:“宿云岭是什么情况?纶的附庸,又是如何得到千钧草的?”
    姜良答道:“宿云岭有一个叫做神风谷的势力,据说也是毫县搬迁过来的,谷主毛正寿修为寻常,只有练气七层,因此早早臣服于纶,替他种植灵草。”
    “自从和百草坊合作后,纶尝到了甜头,屡次勒令神风谷扩增灵草产量。然而,神风谷每年所得,大半都给了纶,剩下的自己都不够分,哪里还有余财开辟新的灵田?为了应付纶,毛正寿突发奇想,决定开放神风谷,广收门徒。”
    “广收门徒?”
    李相鸣皱起眉头道:“我记得蒲县灵根种子稀少,蒲北的情况或许好些,但也收不了几个弟子吧?”
    姜良点了点头:“你说得没错,神风谷也知道这一点,他们压根就不是正儿八经地招收弟子,最后入门的都是些凡人。”
    “凡人?”
    这回李相鸣是真的吃惊了。
    姜良的脸色变得有些不好看:“毛正寿根本没有底线,他伪造灵根资质,然后拿功法欺骗这些凡人,让他们以为有入道的机会,最后将这些人派到宿云岭深处,漫山遍野地寻找灵草。”
    “宿云岭虽远不如蒲阴山危险,可任何一只妖兽,甚至是野兽,都不是凡人能够轻松应对的,这些凡人每次进山,都有过半折损。”
    “哪怕幸运地活了下来,等待他们的是第二次、第三次进山总之,几乎没有人能一直活下去,也就没有人发现自己不能入道的真相。神风谷靠着欺骗和隐瞒,源源不断地将附近的凡人都收拢了过来,哪怕是七、八十岁的老头子,他们也不放过。”
    “效果也是有的,神风谷靠着他们的人海优势,采摘了大量灵草,现在你明白千钧草的来历了吧?那些凡人,拿到神风谷给的册子,按图索骥。但他们总有眼的时候,千钧草就是他们误摘的。不过,神风谷也认不出,只知道这玩意有灵力在身上,于是当成了普通灵草一并交给了纶。”
    李相鸣听得一愣一愣的。
    他万万没想到,千钧草的来历竟然如此普通。
    就是从大山深处机缘巧合找来的。
    或许就连那些找到过千钧草的凡人,也找不到第二次了吧?
    但很快,李相鸣心头火热。
    神风谷前后交给纶两株千钧草,如今又找到一株被姜良拿下。
    这足以说明,宿云岭就是千钧草的产地。
    千钧草和其他灵草、灵药一样,也分年份,既然神风谷能找到成熟的千钧草,自然还有未成熟的千钧草,这些加起来,可不会只有三、五株。
    宿云岭还有更多的千钧草等着他!
    不,既然宿云岭能养活千钧草,凭什么当归山不行?
    李相鸣呼吸渐渐变得急促。
    他看了一眼姜良,不过什么也没说。
    姜良至今尚不知道千钧草的作用,这并非是李相鸣不信任他,而是此事干系重大,一旦泄露,别说姜良,就算是整个李家也承受不住后果。
    至于移植千钧草,也必须由他亲力亲为。
    缓缓吐了一口气,李相鸣将玉盒盖上,放进储物袋,转移话题道:“姜兄,与纶的合作结束后,我给你增派人手,你务必第一时间将存放在蒲水坊市里的灵草,全部运回当归山。之后我会派你去戴山和胜意门洽谈,现在商机有了,货物有了,人脉也齐了,能不能赚到灵石、赚多少,就看你的了。”
    “我知道了。”
    ——
    李相鸣其实还有很多话要和姜良交代,他对于得到的千钧草消息更是心急如焚,恨不得即刻奔赴宿云岭。
    但最终,他还是按捺住一切心思,在曹延菌的陪同下走出凤鸣楼。
    正值午时,烈阳高照,李相鸣微微抬头,有种恍然隔世的感觉。
    他在绿云洞度过了孤独的十年,曾无数次这样眺望太阳,幻想着自己能够得道飞升,成为那传说中的仙人。
    尽管这个梦想太过遥远,但至少,他踏出了关键的一步。
    “相鸣?”
    曹延菌轻声呼唤。
    李相鸣回过神,冲着她笑了一下,随后在两排神情庄严的守御堂弟子的注视下,一步一步迈向李家为他搭建的高台。
    高台之下,四面八方都是修士。
    李相鸣粗略一看,竟不下千人!
    这其中既有蒲东各大势力的代表,也有李家子弟和入驻勤务院为李家效力的外姓修士。
    当然,更多的还是与李家毫无瓜葛,但却慕名而来的散修。
    “我的名讳,想必大家已然知晓,就不再介绍了。此番有幸筑基,一赖家族栽培,二赖同道扶持,三赖福缘深厚,其实不足为外人道也!但修真界素有举办筑基大典的传统,家中前辈亦曾力劝,相鸣不敢不从。承蒙诸位厚爱,不辞辛劳远道而来,令此典更添光彩,亦使当归山倍感荣耀,相鸣于此,拜谢诸君,愿与诸君共庆此盛事!”
    李相鸣身着一袭素袍,气宇轩昂,声音清澈透亮,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是李家新晋筑基!”
    “好年轻!”
    “看上去很好说话的样子。”
    “皮囊也好,哎,人比人,气死人啊!”
    场面有些骚乱,无数道目光来回扫在李相鸣身上,李相鸣面不改色,介绍起了当归山李家,顺便给长阳谷打了个广告。
    最后,有李家子弟端了一个精致的香炉上来,李相鸣从他手上抽出三根细长的百锻香插在丹炉上,并点燃其中一根,淡淡笑道:“话不多说,接下来三日里,我都将在台上分享我筑基的心得体会,以及修炼中的一些感悟。若有道友对此感兴趣,不妨驻足一听,如若觉得我说得不妥,亦可直接提出异议,又或者上台与我交流。能与诸君坐而论道,不失为人生一大快事。诸位,请了!”
    “好!”
    “李道友先请!”
    台下瞬间热闹起来,许多人脸上都涌现出振奋之色。
    他们大老远过来长阳谷,可不是为了捧李家臭脚。
    按照修真界惯例,每一个修士在突破大境界的时候,都会举办隆重的典礼。
    这不仅是为了庆祝自己在艰辛的道途中又前进了一步,更是为了寻找和同道交流的机会。
    毕竟闭门造车,造不出神仙来。
    只有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思想碰撞,才能激发新的灵感,甚至可能触及到传说中的顿悟之境,从而让自己的道途走得通畅。
    当然,台上的筑基修士要交流也是和其他筑基交流,根本不会邀练气修士,以免出现鸡同鸭讲的搞笑场面。
    尽管如此,大多数低阶修士,依旧渴望参加这样的典礼。
    原因很简单,前人的路,几乎都记载在书上。
    但书上的文字是冷冰冰的,哪里有鲜活的人生动?
    目睹筑基修士真容、耳闻筑基修士讲道,这是每一个练气修士都梦寐以求的事情。
    现实中可不会有人大喊一声你我有缘,便倾囊相授。
    哪怕是师门,在教导弟子的时候都要藏一手。
    何况是外人?
    唯有在筑基大典这样的特殊场景,普通修士,尤其是散修,才有机会在众多筑基修士的侃侃而谈中,隐约窥见前路的方向。
    至少这个环节,筑基修士不会有所保留。
    台下之人能受益多少,全凭悟性。
    看见大家如此热情,李相鸣不再拖延,直奔主题。
    近千名修士立刻鸦雀无声,整个会场沉浸在一种静谧之中,只剩下李相鸣那低沉而有力的声音在回荡。
    不知道过了多久,台下突然传来骚乱,一个头缠黄巾的中年修士拼了命地挤进来,大喊大叫道:“李家不可信,不可信啊!”
    “什么情况?”
    “这人疯了吧?”
    “离他远些,不要被波及了!”
    一时间,众人纷纷躲避,竟让这个突然冒出的中年修士挤到了前头,只见他一把扯下额头上的染血的黄巾,不断地摇晃道:“李家剥削灵农,欺压我等猎妖修士,如此刻薄不良的家族,培养出来的子弟哪怕筑基又待如何?诸位受他恩情,转眼就要给李家当牛做马!”
    “剥削灵农?”
    “欺压猎妖修士?”
    周围之人议论纷纷。
    议论声越来越大,很快传到了凤鸣楼前。
    原本正驻足观礼的李谦雄脸上登时挂不住了,他狠狠地瞪了一眼身边的李相画:“这就是你们守御堂的工作?”
    李家为了今日的筑基大典顺利举办,不惜将整个守御堂都调遣到长阳谷,与李谦仕的勤务院一起负责安保工作。
    可结果还是出了幺蛾子。
    对此,他自然大为不满。
    李相画的脸色也很不好看,他其实有苦难言,守御堂弟子有限,保护一些重要人物以及设施勉强过关,真要对上千名宾客进行筛选,了解他们的意图,别说守御堂,就算发动所有李家子弟都不够看。
    然而,李谦雄可不会管这些,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
    李相画咬了咬牙,走向捣乱的黄巾修士,但没走两步,又被李谦雄拉住:“事已至此,你就算将人杀了又待如何?外人还不是说我们李家欲盖弥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