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支持大局

    第93章 支持大局
    虽然很着急,但李相鸣手头还有任务,只好按耐住,先去到四房。
    与凡俗界相比,修真界的事务显然更加重要,李、耿两家的合作是否进行,影响深远。
    他作为当事人,脱不开身。
    “家主找我,所为何事?”
    李诚陆很诧异。
    “耿家。”
    简短地说明几句,李相鸣转身,抓了李相成作壮丁,兵分两路,通知其他族老。
    没过多久,族老们齐聚长林房。
    “相鸣,听说是耿家来人了?”
    “没错,您等下就知道了。”
    李相鸣哪有闲心胡扯?
    不断催促族老开会。
    长林房中,李谦雄也很快公布了耿家寻求合作一事。
    “这是好事,耿家白送利益,我们不能不要。”
    李诚翁缓缓说道。
    如果是绿云洞的灵草,李家还要考虑一下,毕竟灵草、灵药太多,李家重新在章宁府铺线,少不得人情。
    但紫蝉云砂就没有这个顾虑,这玩意稀少,价格也高,李家随随便便都能找到买家。
    如此,即便是二八分账,李家也赚了,毕竟李家付出的成本很小。
    李诚殿更是直白地道:“没错,有钱不赚王八蛋。”
    “帮助耿家,有很大的风险。”
    李谦雄提醒道。
    “哪有收益不伴随风险的?”
    李诚致反驳,其他族老也基本是持同一个意见。
    如果说,紫蝉云砂的利益还不够大,那么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呢?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耿家现在急需战略资源,而李家则是他们唯一的路子。
    一旦两家合作,耿家的灵石将会源源不断流入李家。
    与之相比,李家冒点风险怎么了?
    闻言,李谦雄沉默,族老们态度一致,倒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李相鸣同样意外,一直以来,他在长林房见惯了家主和族老、族老和族老之间的争吵。
    像今天这样,讨论如此大事,还和和睦睦的,并不多见。
    这也间接说明,只要有利可图,擅长斗法的李家其实并不畏惧战争。
    昔日参加南滨之战,李家同样是达成了高层之间的共识。
    因为南滨之战能为李家争取灵脉。
    在牟取利益方面,族老们比家主更激进。
    既然族老态度统一,李谦雄也没话说,当即又让李相鸣招了典客房的李谦远过来,商讨与耿家谈判的事情。
    期间,李相鸣少不了被问及与耿家兄弟接触的细节。
    除了打架和受贿的情节,李相鸣基本实话实说。
    但表面粗旷,实则心细的李谦雄却发现他心不在焉。
    “你还在想蝗灾的事情?”
    “没错,此次蝗灾太过突然,如果情况严重,粮食歉收,长泰乡必然动乱。”
    “蝗灾?”
    族老们还不知道这件事情,纷纷相询。
    “刚才相祁过来禀报,称长泰乡闹蝗了,尚不明情况,我已安排谦篙查看。”
    李谦雄回道。
    “正值秋收,如果严重些,两乡的百姓今年白忙活了。”
    “应该有存粮吧?”
    “存粮会有,熬到明年没问题,但蝗虫来得突然,不像是自然灾害,我担心背后有妖邪捣乱,明年继续闹蝗。”
    其实相比于长泰乡闹蝗,李相鸣更担心蒲水流域闹蝗。
    蒲水流域,特别是蒲城一带,汇集了蒲县超过七成的凡人。
    一旦这个地方的农田受到打击,整个蒲县,几乎是百分百进入饥荒状态。
    因为没办法买到粮食了。
    只靠存粮,不现实。
    有的人会存上三五年,有的人可能只有一年半载,还有的劳役,被征走数月甚至数年之久,他们可没时间种地。
    “此事不小啊,家主,我们应该慎重对待。”
    李诚陆看向李谦雄。
    得益于上计房推动两乡变革,两乡新辟了不少农田,加上税率的改动,李家这两年收上来不少粮食。
    但再多,也是针对于李家而言的。
    开放给两乡十几二十万人,能坚持多久?
    一旦泰来峰的粮食吃完,两乡百姓将面临惨烈的饥荒。
    这些百姓可大多数都是李家血脉。
    李谦雄也意识到事情严重性,蒲县不像毫县,毫县物产丰富,又有恒月门坐镇,闹蝗根本不算什么,粮食管够。
    但蒲县显然不行,一旦粮食欠收,白露门自己都发愁。
    想到这里,他当即开口道:“相鸣,你是上计房掌事,先过去主持大局,有任何难处,尽管向家里开口。”
    “是。”
    得到家主命令,李相鸣无心参加这次会议。
    反正跟耿家谈合作,是典客房的工作。
    他在场与否,都影响不大。
    离开长林房,李相鸣马不停蹄赶往长泰乡。
    中途路过长阳谷,李谦柏已经不在,想必先行回长泰乡了。
    倒是姜良在此。
    李相鸣询问几句,原来是戴山先出现蝗虫,灵武门得知情报,当即派了姜良向李家通报。
    不想姜良前脚刚来,蝗虫后脚就到了。
    长泰乡还是没能幸免。
    “灵武门情况如何?”
    李相鸣发问道。
    “灵武门麾下没多少凡人,少数灵田也有师兄弟照顾,故此没有多大损失。”
    姜良叹息一声,灵武门还好,戴山惨不忍睹。
    戴山内斗严重,麾下凡人充当劳役,已经数年没有休养生息。
    各大派只想着从凡人身上索取灵根种子,却舍不得分派力量守护治下安全。
    据说戴山有不少的村子,至今还时不时受到妖兽侵扰。
    宗主势力却对他们不闻不问。
    如今又面临蝗灾,以后不知如何是好。
    姜良知道,戴山已经靠不住,再过几个月,必然遍地灾民。
    蒲东一带,或许只有李家的农田能救下一部分人。
    “姜道友有空吗?有空的话,跟我去长泰乡看看。”
    李相鸣邀请道,如今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姜良修为不错,而且是灵武门弟子,不算外人。
    “悉听尊便。”
    姜良拱了拱手。
    两人达成协议,火速赶往长泰乡。
    期间,李相鸣也追问了蝗灾的源头。
    但姜良知之不详。
    “掌事!”
    西乡城外,李相祁等待许久,立马邀请二人进入城中。
    除了坐镇须龙乡的李相乾,上计房众人都在这里。
    此外,李炅、李秋等一大批两乡官署的人也在。
    “李秋,西乡的情况怎么样?”
    李相鸣率先询问西乡的灾情,西乡可谓是倾注了他的心血,被上计房寄予厚望。
    李秋闻言,欲言又止。
    “掌事问你,有话直说。”
    见到李秋模样,李相祁气不打一处来。
    “是,是!”
    李秋连忙哈腰道歉,“西乡.西乡受灾颇为严重,乌泱泱的一大片蝗虫,有的有人头这么大,村民根本不敢阻拦,蝗虫过境,稻谷残缺不已”
    “说重点,有多少农田的作物受到灾害。”
    李相鸣皱了皱眉头。
    “超超过七成。”
    “七成?”
    李相鸣瞬间拔高声音,一股怒气积郁心中:“平常没有做任何防蝗的措施吗?”
    “这个.”
    李秋支支吾吾,说不出话。
    众人搬到蒲县,习惯了妖兽捣乱,自然将妖兽当做第一大敌。
    但随着李家在周围修建戍堡,乡里出没妖兽的概率大大降低。
    大敌消失,村民自然变得懈怠。
    至于蝗虫,很多人这辈子都没在毫县遇过蝗灾,哪里想到防蝗?
    “哼。”
    见到李秋这个模样,李相鸣十分不满。
    一乡之长,连话都说不利索,要之何用?
    但现在不是追责的时候,李相鸣将目光放在了李炅身上。
    “东乡呢?受灾如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