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亲生父母有点儿惨

    天黑前,薛寧赶到了京郊的薛家村。
    在村口遇到一个村妇,薛寧拉住她打听薛大山家。
    薛大山,就是她亲生父亲的名字。
    村妇上下打量著薛寧:“你找薛大山何事?你是薛大山什么人?”
    薛寧:“我是薛大山的亲生女儿。”
    村妇闻言立刻长长的哦了一声:
    “你就是那个从小被换到侯府去的假千金?”
    薛寧:“……是的。”
    村妇感嘆道:“果然是在大户人家长大的孩子,养得真好,一点儿看不出身上流著农家人的血。”
    “不是说侯爷侯夫人捨不得你回乡下来吃苦决定將你留在侯府吗?”
    “你这独自一人……是被侯府赶出来了?”
    “也对,这不是亲生的啊,毕竟不是亲生的……”
    “想想薛小妹在村里的时候,薛大山夫妻对她多好啊,可她一知道薛大山夫妻不是她亲生父母,扭头就走,跟白眼狼似的。”
    “不过也能理解,要是换作我,肯定也是要赶快回到亲生父母身边去当大小姐的……”
    薛小妹,就是真嫡女原来的名字。
    真嫡女回到侯府后,侯爷和侯爷夫人觉得这名字难听,便给女儿改名为薛可儿。
    薛寧有些无语的看著村妇:“我不是被赶回来的,我是自己要求回来的。”
    “虽然我的亲生父母不如养父母家的条件好,但是老话说的得好,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只要我的亲生父母在世,我就应该回到他们的身边。”
    村妇闻言感动的看著薛寧:
    “果然是大户人家养大的孩子,这说话就是比乡下孩子好听。”
    想到薛大山夫妻的遭遇,村妇怜惜的看著薛寧:
    “你要有心理准备啊~”
    薛寧:???
    半刻钟后,薛寧明白村妇的要有心理准备是什么意思了。
    因为她的亲生父母,不但住在牛棚里,她亲爹还瘫在床上。
    薛寧很惊讶:“发生了什么?”
    村妇快人快语:“两个月前你爹上山砍柴遇到雷暴雨为躲雨跑到一棵大树下,结果那棵大树被雷劈断砸你爹身上了。”
    “你娘看天黑了你爹还没回来就让人上山去找,然后才发现你爹被树给砸了。”
    “大夫说你爹本来就被砸到了要害又被压太久,以后你爹就只能躺床上了。”
    “你爹受不了这个打击一心求死,前两天你娘被折腾得崩溃了就一把火把家里给点了说要死一起死。”
    “后来你爹不想死了,你娘就把你爹拉出了火海,然后你家就没有了。”
    薛寧:“……”
    就特么离谱。
    薛大山,寧氏:“……”
    手足无措.jpg
    短暂的沉默后,薛寧看著亲生父母问道:“你们之前写信说不介意我留在侯府,是因为……爹瘫痪的事情吗?”
    寧氏看著薛寧的脸色:“也不全是……”
    “怕拖累你是一点,想让你有更好的未来是另一点。”
    薛寧:“……”
    想想上辈子(上上辈子),她看到他们的信后第一反应是他们贪慕虚荣。
    因为她曾以为他们终有一天会像丫头们私底下议论的那样等她长大后以亲生父母的身份来占她的便宜,结果直到她死,她都没有见过他们。
    现在看来,他们看似对她漠不关心却已经给了她最大的关心。
    不过……
    侯府接薛可儿回府的时候,她亲爹已经瘫了。
    为什么侯府的人不跟她说她亲爹瘫了的事情?
    为什么薛可儿也半点儿不提?
    按照上辈子(上上辈子)的发展,她可是到死都不知道家里情况的。
    难道是被人特意的拜託过?
    薛寧这么想著就把自己的问题问了出来。
    寧氏点头:“侯爷是知道我们家的情况才主动表示可以让你继续留在侯府。”
    “我们想著你既然留在侯府了,就不必再掛念我们了,免得惹得侯爷他们不开心。”
    薛寧:“……”
    真没想到侯府的人居然这么信守承诺。
    甚至连薛可儿都闭口不提。
    算她欠侯府一个人情。
    薛寧將自己离开侯府的事情告诉亲生父母。
    薛大山和寧氏闻言表示不能理解:安安稳稳的在侯府当小姐不好吗?
    薛寧:“侯府再好,也不是我的家,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我不想寄人篱下。”
    寧氏內疚:“可是我们已经没有家给你了。”
    早知道她就不烧家了。
    她应该直接把丈夫给点了!!!
    寧氏恶狠狠的瞪一眼丈夫。
    薛大山:“……”
    好强的杀气。
    弱小无助又可怜.jpg
    薛寧很乐观:“房子没有了可以再建,只要人没事儿就行。”
    “人有事儿也没关係,只要人活著就行。”
    “活著,就一切皆有可能。”
    村妇拍手:“说得好。”
    “大山兄弟,你看你亲生女儿已经回来了,你以后可別再想不开了。”
    薛大山面红耳赤:“不会了。”
    他不会再想不开了。
    在妻子点燃家里想跟他同归於尽的时候他就想开了。
    好死不如赖活著。
    现在亲生女儿回来了,薛大山更不会求死了。
    寧氏被薛寧的乐观影响:“我等下就去找村长说重建房子的事情。”
    村妇热情道:“別等下了,我回家从村长家路过,直接跟村长说你们要建房的事情。”
    “大山兄弟不方便,我让村长来找你们。”
    薛寧致谢並递给她一把果让她带回去给家里的孩子吃。
    这年头,每家每户总有那么几个孩子的。
    虽然薛家村地属京城,但这也不代表著京城的百姓就一定富有。
    一把果对於李氏的吸引力还是比较大的。
    她家里孩子多,开销大,这果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买一点儿。
    要是肯定想要的,但看著薛大山和寧氏的模样,李氏著实不好意思占便宜:
    “都是一个村子的,只是帮忙带个路而已,不用什么报酬,你这些果还是留著给你父母吃吧。”
    薛寧很喜欢这种有想法但是有原则的人:
    “我对村子不熟悉,以后说不定还有麻烦三婶儿的时候,三婶儿收下吧,我这里还有。”
    据寧氏说,按照辈份,她应该叫李氏为三婶儿。
    李氏听说薛寧以后还有麻烦自己的时候这才爽快的接过果並拍著胸脯让薛寧以后有事儿隨时来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