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空白的史前文明

    就在夜三接取了发布室的任务,通过传送准备执行困难级別任务时,他竟然发现自己来到了遥远的远古时代。
    不仅如此,他还亲眼目睹了一场史前文明之间的战爭,並逐渐揭开了所谓的星龙帝国以及史前文明那一页空白歷史的起源。
    经过与那位老祖宗——希的接触,夜三被邀请到了被称之为星龙號的母舰內。
    而这一切,林佳並不知情。
    与此同时,林佳正在现实世界中寻找古文字专家,与一些对此感兴趣的相关人员,准备破译那本神秘的手札本。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以鑑定古文字为由,发布了一些小片段,希望网络上的各类人员能帮他破译。
    结果,一名自称来自未来的穿越者联繫到了林佳。
    据他透露,这本手札本上的內容描述的是一段史前战爭史。
    林佳迫不及待地想约见此人,但得到的回覆却是拒绝。
    对方还特地告诉林佳,自己是以元神状態通过网络信息为他解答相关问题,本身没有实体。
    这让林佳一阵狐疑:“没有实体?这怎么可能?未来人,穿越在网络之中,还能自主建立帐號……等等,ip居然是域外?”这一发现著实让他嚇了一大跳。
    本想多问些什么,但对方只发了一封破译手札本的邮件后,便再也没有任何回復。
    林佳將文件下载后,存入了档案。
    紧接著,那个人的id便自动刪除了所有相关信息。
    林佳无奈地嘆了一口气:“唉,到底是真的未来穿越者,还是假的?一点多余的线索也不透露,还想问问未来我们的世界究竟会怎样,竟然跑得比兔子还快。”
    带著半信半疑的態度,林佳打开了那封下载下来的邮件。
    现在他也没其他办法,本著不放过任何线索的原则,他决定先看一遍再做抉择。
    於是,他打开了邮件。
    那是一篇关於史前战爭的翻译文字,每一个字都有详细的註解。
    这让林佳忽然振作起来,因为那些註解並非隨意拼凑,而是有理有据。
    在阅读的过程中,林佳不仅了解到了文字的含义,还对这种古老的文字產生了浓厚的兴趣。
    “星梦文字原来是以这种方式来识別的,还真是不可思议。”林佳看著那些文字上的备註和图案,忽然发现他很容易就能读懂这些文字了。
    这让他有些喜出望外,並且以那种拼图的方式,他完全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一读到底,十分顺畅。
    邮件中的內容是一个名为希的人留下的笔记。
    笔记中提到:
    20亿年前,九大上古文明之间爆发了一场星际大战。
    其中,星龙帝国內部发生了分歧。
    我身为星龙帝国的公主,本应与他们拼死一战,但不忍族人受其牵连,唯有带著一万多名族人,驾驶星龙號舰队,逃离了星龙帝国。
    在逃亡过程中,我们穿过银河系时,遭遇到了银河系原住民的袭击,导致星龙號被迫降落在一颗无名星球上。
    由於星梦號无法启航,我们只能暂时在这座荒芜的星球上搜寻资源,以寻找修补母舰的主要材料。
    经过一番探索,我们在这颗星球上发现了大量的火山熔岩物质。
    这些物质正是母舰修復所需的主材料。
    有火山的地方,通常不缺那种关键的主材料,这让我们大喜过望。
    然而,要提纯这种材质,就必须寻找大量的金矿。
    对我们来说,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我们有信心在不久的將来完成这项任务。
    但星梦號过於庞大,修復它並非短期工程。
    因此,我们准备制定一个长期的开採计划,以確保资源的稳定供应。
    在这期间,我们还发现了一些令人头疼的问题。
    这颗星球的位置过於暴露,十分不稳定,每隔一段时间便会遭遇陨石的撞击。
    这给我们的开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此,我们考虑过许多方案,但最终都不得不放弃。
    毕竟,我们並未打算在这里永久居住。
    建造一个能抵御陨石撞击的堡垒,其工程量相当於修復星梦號的十倍。
    我们自然不会考虑这种得不偿失的方案。
    然而,有时候天公不作美,无论我们做什么都显得无济於事。
    就在我们准备精確计算陨石撞击的方位,不断迁移和调整位置以躲避灾难时,另一个文明也降临了此处。
    他们是银河系的原住民,之前我们的母舰正是被他们击毁的。
    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坏消息。
    然而,就在我们降落这颗星球的那一刻,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尾隨我们而来的蠆族人,意外地將他们的母舰击毁了。
    那遮天蔽日的碎片,如同无数颗小型陨石,带著毁灭的气息,直接砸在了地面上。
    他们在死里逃生之后,经过一番艰难的整顿,將剩余的残破碎片组装成了一座临时的堡垒。
    那堡垒坚硬无比,仿佛是他们最后的庇护所。
    於是,一场新的衝突爆发了——他们与击毁他们母舰的蠆族人打了起来。
    这种情况完全出乎我们的预料。
    他们之间的恩怨,却意外地为我们爭取到了一丝喘息的机会。
    我们趁机在附近將所有可用资源收集完毕,开始商议修復母舰的计划。
    然而,所需资源过於庞大,我们收集到的资源根本不足以修復星龙號。
    正当我们准备去探索其他地方时,意外再次降临。
    那两方忽然停止了战斗。
    想必是因为资源不足,为了爭夺有限的资源,他们將目標对准了我们。
    於是,一场混战就此开启,这一战持续了近十年。
    要知道,这颗星球上的资源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是我们唯一的希望,是无法与他人共享的。
    否则,我们將永远被困在此地。
    然而,就在三方僵持不下之时,一场陨石雨从天而降,砸在了我们头顶上。
    这一幕让三方都为之惊恐。
    无奈之下,我们只好暂时停战,各自开始建立避难堡垒。
    幸运的是,我们的星龙號体积较大,不需要像他们那样匆忙建造堡垒。
    於是,我们索性让他们意识到,他们的处境也並不比我们好。
    这才促使三方坐下来开始谈判。
    但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我们之间的恩怨,並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解决的。
    如果不是因为他们的母舰没有足够能源启动,想必他们也不会放弃继续追杀我们。
    但有些事情,他们也確实逼不得已。
    毕竟,这颗星球暴露在外,是一片荒芜之地,陨石隨时会袭击我们。
    就在我们僵持不下的关键时刻,母舰雷达监测到一颗超级陨石正朝这颗星球飞来。
    这颗陨石的规模之大,足以毁灭半个星球。
    面对如此巨大的威胁,我们不得不暂时放下內斗,达成了一种脆弱的同盟。
    內战或许可以在没有外部威胁时继续,但我们都清楚,陨石撞击的时间是五十年后,而单独修復各自星舰的时间却需要整整一百年。
    然而,如果我们三方共同协助修復一艘星舰,只需要三十年便能成功完成修復工程。
    但这种想法只能停留在想像中。
    毕竟,一艘星舰根本无法满足三方的需求,计划自然破灭。
    最终,我们制定了一个长期计划——抵抗避难改造计划。
    这个计划需要二十年的时间来实施。
    我们进行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避难改造工程。
    在超级陨石毁灭我们之前,我们几乎採集了整颗星球上所有可用的材料,建立了一座足以抗击陨石撞击的超级堡垒。
    为了抵抗超级陨石的到来,我们將两艘星际舰合併到了一处,將那些残损的母舰碎片作为连接材料。
    在三方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將它们合併在了一起。
    凭藉这种厚度,几乎可以抵御任何强度的撞击。
    不仅如此,藉助那坚硬的底座,我们还能製造强大的武器来击碎陨石,以便躲避这场灾难。
    这样一来,我们似乎看到了採集剩余资源的希望。
    然而,三方表面上虽然达成了合作,但私底下却暗流涌动,各自心怀鬼胎。
    原本的计划是共同分配这颗星球上的资源,结合母舰上的科技,临时建造几艘小型飞舟,方便各自离开。
    但贪婪与猜忌,如同暗夜中的毒蛇,悄然侵蚀著本就脆弱的同盟。
    他们两方因为资源分配问题再次大打出手。
    我们本就喜爱和平,平时已经將大部分资源让了出去,这才勉强避免了衝突。
    但一味的忍让终究不是办法,大量的资源在內斗中被无谓地消耗,这让他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我们身上。
    无奈之下,我们忍无可忍,终於做出了应有的反击。
    於是,三方再次陷入了混战。
    战爭的火焰熊熊燃烧,资源渐渐变得稀少,最初的临时居住变成了漫长的资源爭夺战。
    分化是不可避免的结局,三方从始至终都未曾达成共识。
    没有资源,別说逃离,生存都成了问题。
    因此,一场为了生存的资源爭夺战再次拉开序幕……
    我们各自都想置对方於死地,独吞剩余的资源,抢夺那座避险堡垒。
    战爭中,伤亡在所难免。
    在一次激烈的衝突中,蠆族的一位首领失去了家人。
    他的愤怒如同火山爆发,准备与对方鱼死网破。
    於是,他们双方再次爆发了大规模的战斗。
    在激烈的战斗中,原本准备用来抵御陨石撞击的重型武器,被那位愤怒的首领掌控。
    他不惜动用仅剩的资源,炸毁了避难堡垒的地基。
    瞬间,山洪海啸般的力量爆发,引力出现异常,母舰所建造的堡垒脱离了星球的引力,缓缓漂离了地面。
    这一疯狂举动,让我们所有人都陷入了绝境。
    距离陨石撞击已经没有太多时间,而我们三方中,我方的人员损失最小,此刻的实力足以碾压他们中的任意一方。
    然而,他们之间的仇恨和猜忌,让他们几乎不可能再次合作。
    为了阻止这场疯狂的自残,我决定以实力逼迫他们谈判。
    最终,在我方的主导下,三方被迫重新达成共识,重新联合起来抵抗即將到来的陨石撞击。
    我们开始重新建立地基,但引力的混乱让那座漂浮的堡垒离我们越来越远。
    无奈之下,我们费了大量时间,利用现有的材料建立最基础的製造工具,试图打造出短暂的飞行器具,进入避难堡垒。
    然而,无论我们如何努力,最终都无法完成这一目標。
    眼看陨石撞击的时刻越来越近,无奈之下,为了延续三方势力的火种,我们临时制定了三种措施:
    元神寄生计划:通过某种古老的技术,將意识转移到其他生物体內,以延续我们的存在。
    地下避难计划:挖掘地下深处的避难所,利用星球的內部结构躲避陨石的毁灭性打击。
    原始基因改造计划:通过基因改造,增强自身的生命力和適应性,以在极端环境下生存。
    然而,儘管面临重重困难,三种计划最终都成功留下了部分火种。
    我们的族人在绝境中挣扎求生,而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著许多同伴在那场撞击中消亡。
    堡垒虽然坚硬,成功抵抗住了陨石的正面撞击,但分散的陨石碎片如同死神的镰刀,无情地砸向这颗星球,依然造成了毁灭性的灾难。
    经过这场天灾的洗礼,倖存的我们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成为了这片土地上唯一的原始首领。
    好消息是,这场陨石灾难虽然带来了毁灭,但也带来了新的希望。
    陨石撞击释放出的资源,足够我们再次建造一艘小型星舰,让我们有机会离开这片荒芜之地。
    然而,坏消息接踵而至。
    在长达十五年的艰苦建设后,我们终於拥有了第一台检测仪器。
    但隨之而来的,却是一场让人绝望的消息:监测发现,一些不明陨石正在朝著我们所在的星球再次袭来。
    危机再次降临,时间已经不够我们建造一艘小型星舰逃离。
    若要加固天上那座漂浮的钢铁堡垒,经过计算后,我们觉得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於是,我们开始建造一条通往钢铁堡垒的“登天之路”。
    我们將地面上的材料资源经过加工后,运往那座堡垒,开始了艰苦的加固工作。
    这一修,就是二十五年。
    在这漫长的二十五年里,我们日夜奋战,不敢有丝毫懈怠。
    每一次抬头仰望那座漂浮的钢铁堡垒,我们都能感受到命运的沉重与无情。
    但我们也深知,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
    只要能加固这座堡垒,我们就能在这片荒芜的星球上,找到一丝生存的可能。
    经过我们的艰苦努力,钢铁堡垒终於得到了一些加固。
    与此同时,那些曾经躲进地下的族人也渐渐爬出了地面。
    但如今的他们,已不再是曾经的自己。
    在漫长的岁月中,他们失去了大量建造星舰的技术人员,与我们之间形成了明显的差距。
    我们深知,仅有的资源已经不足以再与他们瓜分。
    最终,他们无奈地选择留在此地。
    毕竟,他们原本就是银河系的原住民,这里虽然偏远,但与他们的生活结构几乎没有太大差异。
    对他们来说,这里既是家园,也是归宿。
    而我们则选择了將所有资源集中起来,全力建造一艘小型星舰。
    事实上,修復堡垒和修建星舰,我们一直都在做两手准备。
    然而,命运似乎对我们格外眷顾——堡垒尚未修復完毕,星舰却提前完工,而陨石也还未降临。
    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好消息。
    儘管那些地下人已经对我们完全失去了威胁,但基於我们和平的本性,临走时,我们还是替他们修復了那座堡垒。
    我们希望这座坚固的堡垒能为他们抵御今后的陨石撞击,也算是我们最后的一丝怜悯。
    不仅如此,我们还留下了大量的资料、改造人胚胎,与一些技术人员。
    一方面,是为了让他们今后能够收集资源、修建星舰,返回故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小星舰无法携带更多人,我们只好留下了一些族人来协助他们。
    我们希望,这些留下的人能够与他们保持永久的和平盟友关係。
    隨著小型星舰的完工,我们终於踏上了离开这片荒芜星球的旅程。
    回首望去,那座钢铁堡垒在阳光下闪耀著光芒,仿佛在诉说著过去的苦难与未来的希望。
    而那些留下来的族人,成为了一个文明的火种,也不知道还是否能再次回归。
    看完这些,林佳的脑海中仿佛被一颗重磅炸弹击中,他的思绪瞬间陷入了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