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6章 疥癣之疾

    老牛在研发中心的裁撤上,是举手同意的。
    这并不是老牛短视或者说小心眼。
    而是他看到了研发中心畸形的生长,以后肯定是结不出什么好果子。
    所以,长痛不如短痛。
    这个上面,何雨柱的情感跟老牛肯定是不同。
    毕竟当初这个研究中心,也是在他的关注下,从无到有建立的。
    再说何雨柱知道以后,他清楚,研究中心哪怕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那是领头人的问题。
    保留,长远来说,更像是保留一颗火种一样。
    两人都没错。
    老牛想的,也就是以后只要社会如现在这样,那么他随时可以再建立一个电气研发中心。
    级别更高,专业人材更加齐全,说不定还能定下一个几十年,一两代人的长远规划。
    但何雨柱却是更清醒的看到了,未来两三年,咱们自己家里会发生的改变。
    所以何雨柱是悲观的,他想着保留所有属于科技上的萌芽。
    而老牛是务实的,他对未来充满希望,想着在他(他们)的努力下,可以让社会更好。
    这次老牛从港岛回来,跟何雨柱是交了一个心。
    基本上,等到港岛二十五寸彩电工厂建设成功那天,那么就是老牛离开现在这个位置的时候了。
    但老牛已经放弃了让何雨柱接他班的可能了。
    这次出去,他不光见识了世界的发达。
    也见识到了何雨柱在港岛复杂的人际关系。
    何雨柱的老子,在港岛是富翁,是港岛厨师界名宿。
    何雨柱的女儿,是港岛有名的漫画家,还是一家市值过亿的法人。
    还有何雨柱同志的红颜知己(小老婆)~娄晓娥,那更没法办说了。
    说实话,老牛都感觉何雨柱如今还能活着,真就是个天大的奇迹。
    关键还混的这么好。
    要是让以前不认识何雨柱的他碰上了,老牛手里要有枪,都肯定先给何雨柱一梭子。
    但等到老牛搞懂了娄晓娥的发家史,以及何雨柱的职场之路后,老牛却是又为何雨柱可惜了起来。
    并且认为上面亏待了何雨柱。
    这种复杂的纠结,连老牛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看何雨柱的每步发展,都是实打实的功劳奠基而成。
    一开始娄家母女,包括何大清,不过是何雨柱的私事。
    娄晓娥母女以及何大清到港岛发展的事情,经过港岛某社以及某润公司的调查,得出结论~
    ~与当时还是小人物的何雨柱,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利害牵扯。
    ····
    反正老牛是知道了,上面可能不愿意何雨柱再往上更进一步了。
    也就是说,他想要何雨柱接班的事情,基本上不可能。
    “也不用那么悲观,大多数同志,还是会想着企业好的。”老牛干巴巴的劝慰了一句。
    在这个上面,老牛还真不能给何雨柱什么保证。
    他心里有揣测。
    等到他离开的时候,他的接班人选,大概是某润公司才有发言权了。
    也就是以后彩电这条线上,是划归某润公司管理。
    像是何雨柱的技校,算是三产行列,以后是什么发展,还真是说不清楚的事情。
    “唉···”何雨柱长叹了一口气。
    他对未来个人的前途,并没有什么好忧虑的。
    说实话,他重生到如今,也算是够争气的了。
    哪怕就是让他现在退休,何雨柱这辈子也算是没白活。
    他就是放不下现在自己在做的事情,想着技校的发展,以及数控机床的研发,都能在他的手里,得到一个好结果。
    何雨柱摇摇头苦笑道:“不怕坏的聪明人,就怕老好人的愚蠢。
    听说红星轧钢厂的事情没?”
    何雨柱突然的转变话题,并没有让老牛感觉诧异。
    他虽然对轧钢厂不太熟悉,但并不耽误,他在市面上听到一些小道消息。
    按照市面上‘智者’的说法就是轧钢厂的改变,就是社会发展改变的端倪。
    也没别的,老杨现在成了轧钢厂的杨指导。
    老杨这个指导,可不像何雨柱身上的几个顾问。
    何雨柱的顾问,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
    但老杨的指导头衔,就相当于轧钢厂实际上的一把手。
    老李去疗养院休养了,把全厂事务全部委托给了老杨。
    老杨到轧钢厂以后,大刀阔斧的改革,扭转了很多轧钢厂的弊端。
    就好像老雷同志去年没搞定的调运科开销浪费严重的问题。
    当初老雷提议的时候,首先就遭到了各个车间主任的反对。
    但老杨不同,首先就是没人敢反对。
    不论厂里哪个部门的领导,不论那些人是得罪过老杨的,还是没得罪过的。
    面对老杨的王者归来,所有人共有的一个心态就是心虚。
    谁也不知道老杨是什么想法,会不会枪打出头鸟,想着拿谁开刀。
    再一个,老杨对轧钢厂的发展实在是太熟了。
    调运科原来有几辆车,车子什么状态,当初能完成多少装运任务,需要多少维修费。
    老杨心里都有本账。
    他根本就不需要仔细去查毛病。
    只是稍微预估一下,就能把事情经过想的八九不离十。
    比如说,轧钢厂大车跑一趟天津卫,原来所有开销可能不到三十块。
    这里面就包括燃油,工资,维护费等费用了。
    但现在却是变成了五十。
    老杨没二话,让调运科领导直接报出多出来的二十是怎么一回事。
    调运科领导想要狡辩,老杨直接提出,他可以用厂里的车,拉平常的货物,用外面的司机,重新跑一趟。
    然后计算一下准确成本。
    这玩意,谁敢跟他赌?
    在这种雷厉风行下,原来轧钢厂很多猫腻,都不敢再有。
    厂里的风气,也是很快就被老杨扭转了回来。
    “咦,不是说那个杨指导现在搞的蛮好的么?
    怎么听柱子你这番话,好像有别的意思啊。”老牛诧异的问道。
    最近轧钢厂精简成本的事情,已经上了钢铁行业内部报刊了,可以说老杨这开头三板斧,相当的精彩。
    上面部里对他也是很认可。
    “疥癣之疾的治理,谁不能做?
    您就没看到,他做的事情当中,存在的隐患?
    他光矫正了一些坏毛病,有没有追责那些让毛病出来的人?····”(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