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太子之位尘埃落定!萧和:咱们打下

    “陛下啊,邺城是有什么好事儿吗?”
    张飞见刘备面露喜色,忙是好奇的问道。
    刘备扬着手中奏书,开怀大笑道:
    “阿斗好了,阿斗好了,这真是天佑大汉,给朕解决了一个天大的难题啊!”
    阿斗好了?
    众臣听着却是一头雾水。
    喜不自胜的刘备,这才想起,将诸葛亮的奏表,给众臣传阅。
    众人看过后,无不惊喜激动,御帐内立时沸腾。
    萧和看过奏表后,不禁眼眸一亮。
    诸葛亮在奏表中宣称,刘禅的痴呆症突然痊愈,整个人在心智上已完全恢复正常,且似乎比发病之前变的更聪明了许多。
    “元化,孔明说晋王的痴症已痊愈,你却为何不曾与朕说起?”
    刘备激动的目光转向了华佗。
    华佗忙做解释,说是自己离京之前,刘禅的痴呆症确实消失了有七八天的时间。
    只不过刘禅这痴呆症,本就时好时坏,这一次只是消失的时间略长几天而已,尚不足以证明刘禅病情痊愈。
    故华佗给诸葛亮的意见是,再观察观察,若能连续半月不发病,方可确定刘禅痊愈,那时再向天子报喜。
    而华佗从邺城一路赶来,并不知晓刘禅后续的情况,自然也没敢草率报喜,免的让刘备空欢喜一场。
    不想诸葛亮看着时限已到,便先一步派人快马加鞭,星夜兼程赶来箕关报喜。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刘备恍然大悟,忙是问道:
    “元化,那阿斗这痴症,当真就这么痊愈了?”
    华佗一笑,拱手道:
    “臣当年就说过,晋王殿下这痴症无药可救,只能寄希望于出现奇迹自愈。”
    “如今晋王殿下已连着半月恢复如常,并未出现过复发,由此证明晋王他有上天福佑,这痴症确实已是自愈!”
    得到了华佗的肯定,刘备长松一口气,整个人是欣喜若狂,竟是兴奋的跳下了榻来,俨然自己的病也在这一刻随之自愈。
    大帐为之沸腾,众臣无不惊喜。
    萧和不由也笑了。
    老刘的欣喜若狂,举止失态也在情理之中。
    刘禅可是老刘他老来所得长子,自然是倍加宠爱,却不想不幸落水受惊吓,患上了痴呆症,身为父亲,老刘心中岂能不倍加难过。
    现下儿子病好了,老刘这当父亲的,焉能不喜极而泣?
    最关键的是,老刘称帝后,追封了刘禅之母甘氏为皇后。
    刘禅既为已故皇后之子,又为长子,便有了嫡长子的身份。
    嫡长子为太子,合情合理合法,无可争议!
    关羽也好,张飞也罢,或者是其他的大臣们,不管他们先前支持立谁为储君,现下自然将毫不犹豫的转而支持立刘禅为太子!
    也就是说,刘备立谁为太子的难题,就此因刘禅的痊愈迎刃而解!
    于公,太子人选就此尘埃落定。
    于私,自己痴呆多年的长子恢复如初。
    双喜临门,刘备焉能不欣喜若狂。
    萧和亦是暗松了口气。
    他虽不参与立储之议,却并不代表没有立场,真不在乎谁为太子。
    毕竟这大汉天下,乃是他与一众豪杰,辅佐老刘血战而得。
    这一份事业中,包含着他十余载的心血。
    而古往今来,多少王朝因为选错了继承人,落得个二世而亡的下场。
    秦朝,西晋,隋朝…数不胜数。
    又或者为了争夺帝位,兄弟相残,骨肉相杀,连累的朝堂腥风血雨,多少人头滚滚落地。
    刘永和刘理二王,各有优点缺点,总体而言都可算得上合格的继承人。
    他们谁做太子,将来谁继承大位,萧和其实都无所谓,也不担心他们会断送了老刘打下的基业。
    萧和惟一担心的,便是二王为争位,步了曹氏和袁氏兄弟后尘,使得众臣结党内斗,朝堂陷入腥风血雨之中。
    现下这个担心也没了。
    刘禅回来了,太子之位瞬间毫无悬念。
    萧和一切的担心顾虑,都在这一刻随之烟销云散。
    论文韬武略,刘禅可能不如刘永,论德行品质可能不如刘理。
    但就刘禅在原本历史中的表现来看,绝对与昏庸二字不沾边,做一个守成之主当是绰绰有余。
    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担心的呢?
    “晋王殿下身体痊愈,实乃大汉之福,陛下之福也,臣恭喜陛下!”
    萧和当即上前,笑呵呵的向老刘拱手道贺。
    张飞等众臣皆反应过来,纷纷起身,满怀欣喜的向刘备道贺。
    刘备是笑的合拢嘴,拂手令众臣平身,尔后笑看向华佗:
    “元化,你速速给朕开些药,朕身子早日康健,方能动身还京。”
    此时的刘备,显然是恨不得长上翅膀,即刻飞回邺城。
    华佗呵呵一笑,拱手道:
    “陛下放心,臣定当尽臣所能,让陛下早日回京与诸位殿下团聚。”
    当下华佗便开下了药方,刘备则安心用药。
    数日后,刘备病情基本痊愈,便是迫不及待的再次启程还京。
    二十万大军自箕关入河内郡,数天后进入冀州,尔后北上直奔邺城。
    是日午后。
    邺城以南的官道上,无数的战旗如浪而来,无数的汉军自南而来,队伍无边无际不见尽头。
    南门外。
    诸葛亮,糜竺,荀彧等留守众臣,早早已云集于城门前,迎接圣驾归来。
    除了大臣外,诸位皇子也位列其中。
    当先那一位年轻皇子负手而立,神色平静如水,微微眯起的眼睛,远远望着徐徐而来的汉军队伍。
    身后不远处,诸葛亮微微侧首,不动声色的暗暗打量着他。
    “晋王殿下自痴症痊愈后,气度眼神似乎皆与从前多有不同呢…”
    诸葛亮悄然观察着刘禅,心中思绪翻转,眼中闪烁着几分猜测。
    思索间,前方御驾已至。
    身着金甲的刘备,策马扬鞭先至。
    萧和张飞等众臣,则跟随于后。
    “臣恭迎陛下还京~~”
    回过神来的诸葛亮,忙上前伏首参拜。
    其余众臣轰然上前,纷纷叩拜,山呼海啸般恭迎天子归来。
    刘禅上下打量了刘备一眼,深吸一口气后,微微一躬身:
    “儿臣恭迎父皇凯旋!”
    不远处。
    萧和见得这一幕,眼中不由微微一动。
    按礼制,天子凯旋还京,众臣诸皇子皆要行叩拜之礼。
    唯有晋王刘禅,却只是躬身行礼,并未行跪拜之礼。
    众人皆伏首于地,唯有刘禅一人站立,颇有几分鹤立鸡群的意思。(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