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曹魏气数未尽?想多了!刘备:朕铜

    夏侯惇一马当先,提刀冲出了城门。
    郭淮,王凌诸将紧随其后。
    四万余魏军士卒,憋足了劲,如潮水般涌出了城门。
    惟有牵招,却不动声色撤至一旁,默默注视着魏军倾巢而出。
    诈降计已成,他在夏侯惇眼中已无足轻重,自然没必要继续严加戒视。
    所有人都在忙着出城,却没有人留意到,牵招这个关键人物,悄无声息的留了下来。
    直到最后一名魏卒出城后,牵招方才从阴影中走了出来,立马于城门下。
    望着冲入黑暗中的魏军,牵招嘴角扬起一抹冷笑。
    前方。
    四万魏军已如潮水般,扑至了壕沟前。
    夏侯惇一声令下,魏军将背上所负的沙袋,统统扔进了壕沟之中。
    三道壕沟,顷刻间被填平。
    魏军一路前冲,转眼冲到了土墙之下。
    诸将便喝斥着士卒,疯狂的挥舞铁镐,掘向了土墙。
    不到一刻钟,十余处缺口便被掘开。
    魏军如决堤的洪流般,从各处缺口涌出。
    再往前,便是灯火通明的汉营。
    那是他们逃出升天,最后的一道障碍!
    夏侯惇深吸一口气,挥刀一指:
    “大魏将士们,看到了没有,汉营就在眼前。”
    “想活着回关中,与你们亲人团聚的,就给我冲过去,破了汉营!”
    四万魏军士卒,如打了鸡血一般,嘶吼着咆哮着,潮水般向着汉营扑去。
    汉营中,鸣锣声示警声大作。
    留守的上万汉军,似乎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仓促赶赴营墙拒敌。
    未等汉军全部赶到,冲在最前排的魏军,便已当先撞至。
    他们如同疯狗一般,疯了似的猛砍猛撞,妄图破墙而入。
    留守汉军虽少,却也不是吃素的,枪矛疯一般刺向墙外魏军。
    惨叫声此起彼伏,一道道血柱染红了营墙。
    数以百计的魏军士卒,成片成片被刺倒在地。
    前排士卒倒地,人还未死透,后排士卒便踩着他们的尸骨,不顾一切的填补上来,继续猛撞营墙。
    求生信念激励下的魏卒,攻势之凶猛,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
    邺城,黎阳的前车之辙,离他们并不遥远。
    他们不想被困死在晋阳城,经受传闻中地狱般的折磨。
    今晚,为了生存,魏军爆发出了超越极限的战力。
    “北营汉军果然兵力薄弱,郭伯济的调虎离山之计成了,有戏!”
    夏侯惇精神振奋,挥刀大喝:
    “将士们,汉军不过一万余人,他们挡不住多久。”
    “给我冲,不惜一切代价的冲,不要停——”
    四倍的兵力优势,加上超越极限的战斗力,此时魏军可谓占尽上风。
    在此猛攻之下,汉军渐渐抵挡不住,营墙已是摇摇欲坠。
    营内。
    统领这一万汉军死守的,乃是郝昭。
    因为他善守,所以才担此重任。
    刘备给他的命令,乃是尽可能久的坚守北营,将戏演的足够逼真,令夏侯惇坚信他的计策已成功。
    望着攻势汹汹的魏军,郝昭嘴角掠起一抹讽刺的冷笑。
    “夏侯惇果然是声东击西,看这阵势,城中魏军应该是倾巢而出。”
    “并州之战,今晚终于可以收官了。”
    郝昭口中喃喃自语着。
    又坚守一刻钟,营墙一线的汉军,差不多也到了极限。
    郝昭稍作权衡后,便扬鞭喝道:
    “传令,放弃北营,全线撤退!”
    号令传下,郝昭拨马先走。
    将旗撤走,金声响起。
    苦苦支撑的汉军士卒,皆是长松一口气,即刻弃守营墙,向北退去。
    营墙全线弃守!
    紧接着,崩裂声,倒塌声随之而起。
    绵延百步的营墙,立时全线瓦解,轰然倒塌。
    魏军如潮般,踏着倒塌的营墙,辗入了汉营之中。
    夏侯惇大喜,拨马前冲,大叫:
    “敌营破了,全军听令,一口气辗平敌营,向北继续冲!”
    四万魏军士卒,如挣脱牢笼的野兽,兴奋大叫着灌入了汉营。
    夏侯惇策马狂奔,一路穿过了汉营腹地,来到了北营墙。
    借着火光远望,只见北面原野上,溃散的汉军正如惊弓之鸟般,争先恐后的漫野溃逃。
    前路畅通无阻,已没有谁能阻挡他逃出晋阳这座牢笼。
    “我大魏果真气数未尽,尚有天佑也!”
    “孟德,天子,你等着吧,我很快就会与你相见——”
    夏侯惇兴奋到如风发疯一般,放声咆哮大叫。
    身旁的郭淮虽也兴奋不已,却依旧保持着难得冷静,提醒道:
    “大将军,现在谈逃出升天还未时尚早,我们还有并北三郡要闯。”
    “我料刘备应该已察觉,正调集人马向北面来堵截,我们不能有半点耽搁,当速速远离晋阳才是。”
    夏侯惇从兴奋中缓过劲来,当即喝道:
    “全军听令,不要停,继续向北,一口气冲入草原!”
    夏侯惇提一口气,继续策马狂奔。
    四万余幸存的魏军士卒,则欢呼雀跃,挟着逃出升天的庆幸,纷涌北上。
    身后晋阳城的灯火,渐渐隐于夜色之中。
    夏侯惇统帅着四万兵马,出晋阳后便向西北方向的龙山渡而去。
    龙山位于汾河西南,乃晋阳以北之屏障,山下设有一渡头,乃是汾水百里之内唯一渡头。
    按照郭淮的突围计策,突破汉军围营后,当率军直奔龙山渡,抢先一步渡过汾河,尔后将船筏全部烧毁。
    到时刘备率主力追至,重新搜集赶制船筏,至少得有一到两天的时间。
    两天的时间,足够他们将汉军甩出百余里的距离。
    而汉军的骑兵,现下皆在赵云的统帅下,正在西河郡扫荡匈奴人,刘备的主力军团中其实没有多少骑兵。
    没有骑兵,光靠两条腿,如何追得上已逃出百里之外的他们?
    然后他们就能轻松甩脱汉军追击,出其不意的杀入并北三郡,扫荡了当地驻军,一口气冲入漠南草原…
    夏侯惇一边策马狂奔,一边思索着北上路线,嘴角渐渐上扬。
    第一缕朝霞升起时。
    前方龙山已巍然可见,汾河如玉带一般,从山侧流过。
    山脚下的那一座渡头,已近在眼前。
    只要拿下渡头,只要成功过了汾河,他们这四万余人马,就真的飞鸟出笼,逃出升天了。
    夏侯惇兴奋难抑,大叫:
    “大魏将士们,龙山渡近在眼前了,过了汾河汉狗就追不上我们了,再加把劲,给我冲上去拿下渡头!”
    号令传下,四万已然疲惫的魏军士卒,再次如打了鸡血一般,怀揣着逃出升天的狂喜,加速狂奔。
    渡头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这不可能——”
    夏侯惇却陡然变色,脱口一声惊呼,猛的勒住了战马。(本章完)